中國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張曉軍29日說,截至1月28日,融資融券余額9149億元,各項風險控制指標處于安全狀況。
張曉軍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說,融資融券的客戶整體維持擔保比例為225.5%,仍遠高于150%的預警線。其中維持擔保比例高于200%的客戶負債4169億元,占比仍接近一半。低于130%的客戶負債144.6億元,僅占1.55%,只占今年以來A股日均交易額的2.7%。
數據顯示,兩融客戶日均平倉金額為4946萬元,較去年日均水平下降47%。平倉金額超過1億元的有4個交易日,其中1月11日為1.37億元,14日為1.33億元,27日為1.07億元,28日為1.59億元,占當日A股普通交易額的比重為萬分之四。
張曉軍說,客戶融資余額主要分布在市盈率相對較低的標的股票。據統(tǒng)計,按動態(tài)市盈率計算,市盈率在50倍以下的股票融資余額5443億元,占標的股票融資余額的62.7%,較去年底上升了12個百分點,穩(wěn)健性有所增強。
關于證券公司開展股票質押回購業(yè)務的情況,張曉軍介紹說,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數據,截至1月28日,證券公司開展的場內股票質押回購業(yè)務融資余額為7000余億元,整體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約249%,低于平倉線的融資余額為200余億元。
據了解,股票質押回購業(yè)務大部分資金主要向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提供融資,多用于補充企業(yè)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用途。根據相關規(guī)定,此類合約的違約處置,主要通過協(xié)議轉讓、大宗交易或司法過戶等方式進行。
針對市場關心的大股東增減持情況,張曉軍說,今年以來大股東減持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減持數量約占去年同期的16.05%、減持金額約占去年同期的19.12%。
具體來看,1月9日至28日,滬深兩市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共減持4.61億股、74.78億元,涉及54家上市公司,其中滬市12家、深市42家。按金額計算,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比例為99.5%。
京津冀地區(qū)的產業(yè)轉移承接,是協(xié)同發(fā)展的一條主線。一年多來,三地政府部門徹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聯(lián)手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產業(yè)升級轉移正在積極進行。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huán)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zhí)行上表現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