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由來已久
其實,長慶油田與榆林水土總站的交鋒,這是第二次。
2011年,榆林水土總站曾要求長慶油田繳納2009年上半年欠繳的水土流失補償費1.29億元。在經歷了同樣的行政復議、一審、二審后,中石油曾經拒繳這筆費用。
當年8月,在陜西省高院、榆林市中院和西安市未央?yún)^(qū)法院的配合支持下,榆陽區(qū)法院在長慶油田西安一家開戶銀行強制劃走了該公司欠繳的1.29億元。
記者了解到,在當時,陜西方面曾向中石油表達過談判協(xié)議解決的誠意。
相關資料顯示,榆林曾有11名陜西省人大代表聯(lián)名提出議案,建議陜西省政府加強溝通協(xié)調,催促中石油長慶油田繳齊所欠的水土流失補償費。
陜西省財政廳回復說:“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中石油每年給延長油田供應100萬噸原油,可以考慮給予一定減免,并委托我廳負責協(xié)調。按照省政府領導批示要求,我們會同省水保局主要領導多次赴中國石油(8.16,
-0.01, -0.12%)長慶油田分公司協(xié)調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想法,解釋我省出臺政策的主要依據(jù),并邀請他們召開座談會協(xié)商此問題!
多方信息顯示,當時中石油堅持認為,企業(yè)有權拒繳,行政層面的協(xié)調最終沒有達成一致。
“榆林并不是就要中石油的1.29億元或者7.4億元,地方政府的出發(fā)點是,希望依托陜北豐富油氣資源發(fā)展壯大的長慶油田公司,在自身發(fā)展壯大的同時,也加大對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合作扶持!庇芰质幸幻笔虚L透露。
“事實上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與地方的齟齬不斷,并非簡單來自地方政府,與來自民間及陜西另一大地方國企的對抗或許更為直接!鼻笆霾辉竿嘎缎彰墓賳T毫不掩飾長慶油田與地方的“全方位”矛盾。
法治周末記者在陜北采訪調查時,陜北定邊靖邊一帶的老百姓將幾年前的長慶石油工人直接稱呼為“棒棒隊”。幾年前,石油工人在進山開鉆打井時,不可避免地要占用當?shù)赝恋兀蜓a償費用一時難以達成協(xié)議,雙方時常發(fā)生沖突。用榆林定邊縣公安局一民警的話說:“處理這種糾紛已經司空見慣!
更多“較量”來自于中石油與陜西地方國有延長石油公司。
上世紀90年代,陜西省政府放開當?shù)厥烷_采政策,一大批民營資本乃至外資蜂擁而至。央地利益“角逐”也由此開始。
多年積累的矛盾在2002年左右爆發(fā)。彼時,中石油向國務院列舉了陜北15個地方鉆采公司的“罪狀”,聲稱侵占了長慶油田9000多平方公里的開采面積,而私人鉆采公司的泛濫也擾亂了石油市場秩序,并向中央提出建議,試圖整合陜北油田資源,將延長油礦(延長石油的前身)一并歸于中石油。
陜西地方政府主動出擊,迅速通過“三權回收”取締了私人鉆采公司,并于2005年組建地方性質的國有延長石油集團。
長慶油田與延長石油的新一輪博弈由此拉開序幕。多年來,兩家公司因在吳起、直羅、定邊、靖邊等多個地方存在“油田區(qū)塊權屬相互交叉重疊”,“搶油”爭端一直上演。
“2009年,長慶油田還組織了一個‘石油保衛(wèi)大隊’與延長石油靖邊采油廠發(fā)生了沖突。而在榆林的清澗縣,近年也曾公開上演了兩家國有公司的區(qū)塊之爭!币幻醒朊襟w駐陜西站資深記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為平息“區(qū)塊”之爭,2012年7月2日,延長石油與中石油雙雙對外宣布,中石油與陜西省委、省政府同意聯(lián)合組建陜西延安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分別由中石油與延長石油注資,注冊資本為20億元,其中,中石油出資10.2億元,延長石油出資9.8億元,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延長石油與長慶油田的“利益分配”得以解決,但長慶油田與所在地基層百姓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協(xié)調”卻始終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