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就業(yè)市場上,將戶籍要求作為招聘條件的用工單位不在少數(shù),而更多的求職者也往往更關心招聘者能不能解決戶口問題。這樣的“悖論”在京、津、滬、穗等經濟發(fā)達的大城市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招聘用人提出條件要求十分正當,但以戶籍加以限制,似有歧視之嫌。在市場經濟日漸完善、活躍的今天,為什么戶籍問題依然如此重要,而且遲遲不能“退出”呢?
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向城鎮(zhèn),經濟發(fā)達的大城市更成為首選。特別是度過“十年寒窗”的畢業(yè)學子,尤其向往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安居樂業(yè)。但是,沒有城市戶口,租房、買房都會受到種種限制,將來有了家庭,孩子上學都是問題。這種極現(xiàn)實的考慮,使他們不能不關心戶口問題,只要能解決戶口,甚至工作性質、待遇都可以遷就。從求職者的角度看,戶籍限制確有歧視嫌疑。
但是,用工單位也有苦衷。就用人而言,當然應以技術技能為首要條件,而戶籍要求則可能排斥了某些人才。但聘用有當?shù)貞艨诘娜耍粌H其相對豐富的社會關系、信息資源可以利用,而且省去不少諸如房子、孩子等“麻煩”。最令用工單位惱火的是,相當數(shù)量的應聘者在解決了戶口問題后,一有機會便會“跳槽”,另攀“高枝”,用工單位白白“為他人作嫁衣裳”。如此,戶籍要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戶籍成了令招聘者、應聘者雙方都很受傷的“雙刃劍”,這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無可回避又必須接受的現(xiàn)實。簡單地以“歧視”冠之,不免有悖實事求是了。
令人高興的是,從近日召開的全國治安管理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我國將大力推進以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戶口登記制度為重點的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農業(yè)戶口、非農業(yè)戶口的二元戶口性質,實現(xiàn)公民身份平等。此舉對就業(yè)市場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對糾纏于戶籍問題的招聘應聘雙方都是一種“解脫”。屆時,除去特殊要求,再拿戶籍說事,恐怕真要被指斥為歧視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