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巴倫周刊》8月18日報道,美國政府可能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國兩大抵押貸款融資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這一消息導致兩家公司股票當天跌至近20年來低點。 《巴倫周刊》援引布什政府一位匿名人士的話稱,布什政府預計,房利美和房地美可能難以籌得足夠資本以應對次貸損失,為此,財政部將動用納稅人的錢對其進行資本重組。 據(jù)悉,政府可能以發(fā)行優(yōu)先股的方式對其注資,這種股票具有分紅和資產清算時的優(yōu)先權,這將導致這兩家公司的普通股東權益受損。 這一消息引發(fā)當天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重挫,至收盤時,房利美每股下跌1.76美元,收報6.15美元,創(chuàng)1989年來最低股價;房地美每股下跌1.46美元,收報4.39美元,創(chuàng)1991年來最低股價。今年以來,房利美市值已縮水85%,房地美縮水87%。 美國財政部發(fā)言人珍妮弗·祖卡雷利當天回應稱:“我們不會對猜測發(fā)表評論,財政部部長保爾森此前已經(jīng)說過,我們暫時沒有注資計劃!狈康孛腊l(fā)言人沙龍·邁克黑爾當天說:“《巴倫周刊》的報道嚴重夸大了我們的財務困境,我們將順利渡過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危機! 不過,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巴倫周刊》的報道并非空穴來風。巴克萊銀行一位經(jīng)濟學家表示:“我們支持要求財政部干預的呼聲,并且我們認為這一情況將在第三季度末發(fā)生。沒有政府的幫助,房地美幾乎沒有可能籌集足夠資本!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政府支持的兩家從事住房抵押貸款融資的機構,目前美國12萬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中的42%來自這兩家機構。并且,在其持有或擔保的近5萬億美元住房抵押貸款債券中,超過3億美元為美國金融機構擁有,約1.5億美元為外國投資者擁有,因此它們被稱為“大到不能倒”的機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