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商品房的誘惑,卻又輕易得不到它。有一個大比例的群體正面臨著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處在這一層面的消費者,買,錢從哪里來?不買,還有別的盼頭兒么?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北京華運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要根據(jù)支付能力來決定是否買房。不提倡父母為子女買房,因為,那實際上是父母在為自己買房子。貸款買房確實有壓力,但是欠銀行的錢并不等于負債。
每個人擁有的資產(chǎn)和負債實際上是一枚銀幣的兩面。譬如一個人買了價值100萬的房子,相當于他的資產(chǎn)增加了100萬,那么貸款90萬,就不等于欠錢了。 北京大學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教授徐滇慶:規(guī)范房地產(chǎn)市場,多蓋小戶型,讓購房者有更多選擇。政府在解決民生住房問題上應該做到讓老百姓買不起大的,買小的;買不起新的,買舊的;買不起貴的,買便宜的;買不起,租得起;租不起,白給你。 社科院財貿(mào)所住宅與房地產(chǎn)業(yè)研究室主任倪鵬飛:確定住房狀況和收入標準,第一是要確定不同人群的收入標準。第二是確定不同住房的劃分標準,搞明白到底什么是高檔商品房,什么是一般商品房,什么是政策性住房。第三,政府應當直接進入貨幣補貼。高房價很大程度源于高地價,高地價帶來的收益既然由政府獲得了,就應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房地產(chǎn)商會會長聶梅生:
讓利、減稅、激活二手市場。如果要讓中等收入者買得起房,首先政府就該讓利,土地出讓金不能那么高,否則房價很難降下來。其次應該減稅,包括開發(fā)商和購房者須交納的稅,實際上是稅收補貼。最后是要激活二級市場。 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侯浙民:政府政策支持,市場化方式解決。中等收入群體、包括新職工中有很多人沒有能力買房,但同時又不符合廉租房和購買經(jīng)濟適用房的條件。對于這類人群,政府要給予適當?shù)膸椭。目前最重要的政策一共有三個:一是加強房地產(chǎn)市場的宏觀調(diào)控,多渠道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的供應。二是要通過政府定價、招標,對高房價地區(qū)加大限價商品房的供應規(guī)模。三是大力發(fā)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買房要趁早,房子不會貶值。要解決中等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盤活二手房市場是關鍵,但目前二手房市場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供應量少,這是由于許多房子的產(chǎn)權不清晰導致的,如果能真正做到清晰產(chǎn)權,房子空置率還是比較高的;二是二手房的稅率太高,以致于現(xiàn)在好多人不愿意做二手房交易。如果能做好這兩件事,二手房市場會解決一部分住房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