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中文字幕二区一中文字幕|高清无码免费观看视频|加勒比这里只有精品|亚洲第一精品久久忘忧草社区|一本之道热热无码|www.成人导航在线|波多野吉衣亚洲无码|激情黄色在线视频|日韩欧美成人在线二区

 
第二章 債券市場:人性的奴役
    2009-06-30        來源:中信出版社

   債券市場從兩個方面制約經濟:其一,為未來的儲蓄大部分都在債券上;其二,政府是最大借款人,債券市場決定整體經濟的利率.

   對政客而言,債券市場的力量在于可以綁架政府.它有正反饋效應.當政府負債達到一定界限后,它只有三個選擇:賴賬,減少支出,或者提高稅收,都會得罪投票人.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政府債券被發(fā)明出來用以支付戰(zhàn)爭費用.富裕公民借錢給政府支付雇傭兵的戰(zhàn)爭勞務費,同時收取利息.

   滑鐵盧大戰(zhàn)的背后也是兩種金融制度的競爭:法國用戰(zhàn)敗者賠款支付,英國則是借債.

   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北方在歐洲有更好的信譽發(fā)行債券,南方只能印鈔用通貨膨脹支付戰(zhàn)爭費用.戰(zhàn)爭結束前,金融已經先輸掉了.

   當債券持有人主要是國外時,拉美國家并不在乎賴賬(1826-29).最近到2002年,阿根廷仍然堅持債務重議而成功地將國際債務縮水了三分之二.

   弗里德曼講,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當惡性通貨膨脹出現時,一定是政治現象了.例如德國在1930時代的情況.

凱恩斯預測了"食利族的安樂死",即通貨膨脹將吃掉儲蓄者在政府債券上的投資.但是,近年來,食利族又在重生.全球的通貨膨脹在下降,基于物價下降和全球的低利率政策.企業(yè)和公眾的財富增長導致資產配置在不斷擴大的債券市場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