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奧運會項目設置而言,北京奧運會無疑是一道分水嶺。 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只有9個比賽項目。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賽項目已增至28個。三年前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全會上決定,2012年倫敦奧運會只設26個大項,且今后每屆奧運會最多不得超過28個大項。由此傳遞出一個信號: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延續(xù)了幾十年的“擴張主義”已經結束。 去年,國際奧委會又通過一項改革決議:從2020年起奧運會將確定25個核心項目,之后每屆奧運會固定設這25個大項,另外最多可以增設3個臨時項目。這意味著,繼棒、壘球被“逐出”后,現(xiàn)有28個奧運項目中還有一個要離開。
誰是“倒霉蛋”
根據《奧林匹克憲章》,國際奧委會最晚應在2013年確定2020年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在國際奧委會委員正式投票表決前,很難講究竟哪個項目會被砍掉。不過,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去年表示,核心項目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從奧運會中消失,比如人們對其興趣銳減,或者出現(xiàn)了腐敗、興奮劑等嚴重丑聞。 國際奧委會將一個項目列入奧運會的首要前提是,至少在四大洲7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男性以及三大洲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女性中廣泛開展。 但事實上,除田徑、游泳以及三大球等傳統(tǒng)項目外,相當一部分奧運項目都難以稱得上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開展。 棒、壘球在2005年被“逐出”奧運大家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及程度不高。以史為鑒,那些僅限于少數(shù)國家“廣泛開展”的項目,如馬術、現(xiàn)代五項以及中國的“國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它們的奧運席位都值得憂慮。 一些丑聞不斷的項目,因為玷污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純潔性,也有可能清理出奧運會。 羅格在2001年就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時宣稱,他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奧林匹克運動免受興奮劑和腐敗的侵襲。對于日漸泛濫的興奮劑,他一直都堅持著“零容忍”的強硬態(tài)度。過去幾年里,自行車、舉重等項目興奮劑丑聞的曝光率最高。盡管羅格去年表示,暫時不會拿自行車“開刀”,但有不少國際奧委會委員都認為,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服藥現(xiàn)象得不到有效遏制,自行車極有可能被當作“害群之馬”清掃出門。 每屆奧運會后,國際奧委會都要對所有項目進行回顧評估,其中包括普及程度、電視轉播、反興奮劑政策等多個方面。這28個項目在北京奧運會以及下屆倫敦奧運會上表現(xiàn)如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它們未來的命運。
誰是“幸運兒”
羅格推行奧運“瘦身”計劃的目的之一,就是為新項目進入奧運會創(chuàng)造可能。 2005年,當國際奧委會新加坡全會決定將棒、壘球“逐出”奧運大家庭之時,也對橄欖球、輪滑、空手道、壁球、高爾夫等5個項目進入奧運會的申請進行了投票表決?上]有一個項目獲得2/3以上的委員支持而通過。 為了將問題簡單化,國際奧委會去年決定,今后無論是增設奧運項目,還是砍掉現(xiàn)有項目,只要有簡單多數(shù)通過即可。盡管如此,新項目邁進奧運會也不是那么容易。因為目前至少有七、八個項目都在爭取進入奧運會,其中包括中國國粹——武術。 那么,哪些項目進入奧運會的機會更大? 從國際奧委會改革的方向來看,盛行于年輕人、男女皆宜的項目,機會應該更大些。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年青一代對于奧運會的熱情正在減弱;相較參與體育運動,當今的年輕人對于電視、網絡游戲的興趣更濃。為此,羅格警告說,青年是運動發(fā)展的根本,如果奧運會的項目設置不與時俱進,不對年青一代的口味,奧林匹克運動將沒有未來。 由此來看,目前一干在奧運大門外排隊等候的項目中,深受年輕人歡迎的輪滑等極限運動進入奧運會的希望較大。 此外,國際奧委會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提高女性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羅格也多次指出,奧運“瘦身”計劃絕不會傷及女子項目。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男、女均廣泛參與的項目,比如高爾夫,進入奧運會的機會更大一些。 國際奧委會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東道主。 美國《五環(huán)旗下》雜志記者埃得·胡拉長期從事奧運報道。他說,一直以來,國際奧委會確定奧運會設項時都會考慮東道主觀眾的喜好。不為別的,單就保證比賽上座率、避免出現(xiàn)看臺空空如也的尷尬這一條就夠了。
武術之殤
早在10年前,國人就期盼著武術能夠亮相于奧運舞臺。北京申奧成功后,武術進入奧運會的前景也一度變得光明起來。然而偏偏在那個時候,羅格開始動手給奧運會“減肥”,堵死了武術借東道主之利進軍奧運會的道路。不過,國際奧運會最終同意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舉辦“北京2008武術比賽”,也算是給了中國人一個面子。 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奧斯瓦爾德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再次表示,武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度不夠,是武術進軍奧運會的最大障礙。 除了奧運“瘦身”和普及程度的因素,武術項目自身的特點也是其進軍奧運的一個障礙。在奧運會比賽中,成績是以科學量化的標準來衡量的,并有相應的量化儀器設備以及明文規(guī)定。運動員可以通過力量、速度或者身體技巧來取得成績,但武術的量化標準卻各有不同。也許可以借用體操或跳水的方式來為武術套路比賽評分,但套路之間的難度級別,又難以分得清楚。在這種背景下,武術要想擠進奧運,可謂是“難于上青天”。 另外,中國武術在向世界的推廣力度、推廣手段、甚至推廣決心等方面,和一項真正的奧運項目,還有較大的差距。 由于沒有搭上北京奧運會這班車,武術今后要想進奧運會,將會變得格外艱難。 在奧運會百余年的歷史中,比賽項目設置的調整和變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只有吐故納新,奧林匹克運動的活力才能不斷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