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北京市宣武門附近的沃爾瑪超市內人流不斷,專放豆油的貨架已一半空置,促銷員說正在清理存貨,等新油到貨后漲價。在記者停留的半小時內,盡管促銷員高調宣稱油要漲價,只有部分顧客表示想買一桶。 “目前食用油漲價是市場對短期供需變化的反映,在合理范圍之內,后期漲幅不會太高!睎|方艾格農業(yè)咨詢公司分析師陳麗娜說。她和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國內大豆減產、進口大豆?jié)q價、進口油菜子受阻是本輪食用油漲價的主要原因。 “食用油價格不可能像2008年初那樣狂飆。”第一創(chuàng)業(yè)期貨分析師劉文元說,當年全球大豆大幅減產,加上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上漲,導致食用油價格飆升。但今年的供需情況完全不同,油價漲幅會很有限。
食用油價格在“恢復性”上漲區(qū)間
上周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食用油價格比半月前高了10%左右。繼“瘋狂的大蒜”之后,食用油漲價再次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食用油價還會上漲嗎?是否會引發(fā)食品價格上揚?對此,“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追蹤采訪。 近期,全國多個城市的食用油零售價先后上調,5升金龍魚豆油從每桶43元左右漲到49元左右,5升魯花花生油由79.9元漲到89.8元,菜子油、調和油等品種也不同程度提價。 長期以來,豆油和菜子油是國內消費量最大的食用油品種。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報告預計,今年我國大豆較去年減產105萬噸。同時,進口大豆價格從10月份起不斷攀升,漲幅已超過20%。 今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告,多次從進口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油菜子中發(fā)現可引發(fā)油菜黑脛病的病菌,叫停了來自該地的油菜子進口。進口油菜子是目前國內菜子油最主要的原料,暫停進口使國內菜子油供應一時偏緊。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豆油價格一直在“跌宕起伏”。以5升豆油為例,去年3月最高賣到每桶70元的歷史高位;到今年4月,一度跌到每桶不到40元;今年5月又漲到每桶49元左右,8月再次下跌至43元左右。節(jié)日臨近,雖然食用油價格再次上漲,但離去年高位距離尚遠。
供大于求格局抑制進一步“漲價空間”
食用油漲價是否會導致其他農產品漲價,進而引發(fā)通貨膨脹?對此,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食用油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沒有改變。我國多數農產品供過于求,明年出現明顯通貨膨脹的可能性比較小。 權威數據顯示,今年全球油菜子和大豆均獲得豐收。其中,我國油菜子比去年增產11.6%,增幅創(chuàng)歷史新高,總產量穩(wěn)居全球第一。國內大豆產量盡管比去年有所減少,但仍比前年增加200多萬噸;國際上,全球大豆產量比去年增加4000萬噸。 南方糧食交易市場總裁助理熊學華說,與其他農產品價格波動不同,像大豆這類的大宗農產品價格走勢并非掌握在政府手上,而是受國際市場影響。以這次暫停進口油菜子為例,國外原料一出現問題,反應到國內市場就是原料供應偏緊,食用油價格上漲在所難免。 盡管我國是全球第一油菜子生產國,但由于去年以來國家收儲量較大,國內生產的大豆和油菜子市場流通量變得有限,短時間內無法滿足生產企業(yè)的原料需求。 陳麗娜分析,今后兩個月是食用油消費旺季,但長期看原料供應充足,食用油價格很難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如果進口大豆價格進一步提高,國儲大豆有望大量流入市場平抑價格,市場將相對穩(wěn)定。 期貨價格預示了市場現貨價格的未來走勢。進入12月,美國豆油期貨價格已結束了兩個月的連續(xù)上漲,開始回落;國內豆油、菜子油、棕櫚油期貨價格也已連續(xù)四天大幅下跌。市場人士認為,這表明消費旺季過后,國內食用油價格將面臨一定的下跌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的油價上漲帶動了國內豆價上漲,有利于保護農民的種豆積極性。黑龍江黑河市大豆協(xié)會負責人何樹文告訴記者,目前糧販子收購大豆的價格已由開秤時的每斤1.7元漲到1.75元,油脂企業(yè)收豆價格由每斤1.82元漲到近1.9元!鞍茨壳暗亩箖r,豆農就有得賺了,明年他們的積極性就基本可以保證。”何樹文說。
加工企業(yè)呼吁完善調控機制
記者采訪發(fā)現,這一輪食用油價格上調也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進口大豆、進口油菜子已成為食用油的“壟斷”原料。如央企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豆油原料來自阿根廷;外資企業(yè)旗下的金龍魚豆油原料來自巴西;魯花等合資企業(yè)旗下多種調和油中的豆油、菜子油,也全部由進口原料壓榨。 那么,國產大豆、國產油菜子都去哪里了?“都入庫了!焙邶埥埥<Z油集團董事長宋勝斌說,去年國家為了保護豆農利益,臨時收儲了一半國產大豆。 “大量國產油菜子進入國庫,原料所剩不多。目前應該是菜子油銷售旺季,但現在湖北開工的菜子加工企業(yè)沒有幾家。”湖北省奧星糧油公司總經理梁紅星說。在油菜子主產省湖北和安徽,多家菜子油加工企業(yè)對此表示認可。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國家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啟動了大豆、油菜子臨時收儲。其中去年臨時收儲大豆725萬噸,收儲油菜子150萬噸。到今年新油菜子上市以來,國家又收儲近500萬噸,接近今年油菜子總產量的一半。新一輪大豆收儲也于日前啟動。相應的,一些生產加工企業(yè)就出現了原料緊張,只好尋求“外援”。 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加拿大三分之一的油菜子出口到中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累計進口油菜子245萬噸,同比增長2.4倍。今年以來,大豆進口量已超過國內總產量的三倍。 專家介紹,上述舉措導致我國食用油加工業(yè)形成了新格局:臨時收儲使國內大豆、油菜子價格明顯高于進口原料價格,外資企業(yè)以及中糧等大企業(yè)改用進口原料;一些不被允許或難以使用進口原料的民營加工企業(yè)則陷入停產。統(tǒng)計表明,去年以來,國內220家菜子油加工企業(yè)中有208家虧損,盈利或保本的僅有12家。 “我們希望國家在考慮農民利益時,也重視解決加工企業(yè)的困境!币晃淮蠖辜庸て髽I(yè)負責人說,加工企業(yè)短期內難以迅速全面恢復生產,也是導致目前食用油尤其是大豆油供應偏緊和價格上調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