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失衡,已成為困擾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選擇的大問題。圍繞這一背景衍生出來的諸如人民幣該不該升值、如果升該升值多少、如何緩解愈發(fā)嚴重的通脹壓力、是否該繼續(xù)采取從緊的貨幣政策等問題,都在考量政府和民間的智慧。 這些,也是7月10日在福州開幕的、由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辦的首屆國際金融青年論壇上,專家熱議的焦點話題。
解決經濟失衡,不必投資海外
“全球經濟失衡,是一個研究了很久的課題。我認為,全球經濟失衡不是一個簡單的貿易問題,這關系到中國未來的金融發(fā)展,以及財富的分布狀況!敝袊y行副行長朱民認為。 “中國的經濟失衡毫無疑問有一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雙順差。”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認為,經濟失衡的原因,除了總體儲蓄大于投資的格局外,人民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即使美元不發(fā)生危機,不調整也不行了!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教授、金融系主任賀力平則認為,國際收支雙順差現象不是中國特有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外匯儲備的變動。而外匯儲備變動跟匯率體制和匯率政策有很密切的關系。 為了解決貿易失衡,資本適當流向海外成為一個現實的路徑選擇和政策取向。 對此,張禮卿表示,應該采取另一種思路。中國應該利用外國資本盡快改善西部等落后地區(qū)的經濟,而不是把資本輸出國外!澳壳,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我們還沒有實現充分的就業(yè),仍然需要把資金投向諸如高端服務業(y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處!
貨幣政策,該松還是緊?
貨幣政策,該松還是緊?不管在學術上還是現實操作中,這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認為,還是需要采取適度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以避免過度的從緊!睆埗Y卿說道,“緊縮的貨幣政策對抑制通貨膨脹的效用甚微。目前,考慮要做的應該是體制改革,即開放資源,以達成長期的供需增加!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不應中斷從緊的貨幣政策!皯S持從緊的貨幣政策,等到時機比較明朗的時候,再來作其他決定。當然,這段時間對一些企業(yè)而言會比較困難,但是挺過去就好了。相反,在剛剛看到貨幣緊縮政策效果的時候,馬上決定改變這一貨幣政策,那所有的成果都將功虧一簣。如果保持從緊的貨幣政策,我們還可以通過產業(yè)政策,用調控的方式來把它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