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19日)在出席深港金融合作懇談會時表示,考慮到內地宏觀金融需要,建議以深圳作為試點建立跨境貨幣流動機制,推動投資者及集資者進行跨境活動,兩地資金跨境流動,投資工具跨境買賣,以及金融機構跨境運作。 任志剛指出,深圳與香港之間進行很多跨境經濟活動,而這些跨境經濟活動需要跨境金融服務所支持,包括資金融通、貨幣交易及交易支付系統(tǒng),但由于兩地金融制度不同,貨幣兌換與資金流通自由度不同,香港與深圳之間合理的經濟活動需要通過不合法的金融活動去進行,資金流通受阻使資金走向地下渠道,而有關金融活動也得不到保障。 他建議,內地與香港兩地可建立規(guī)范渠道,使跨境貨幣交易更為順暢,可以深圳作為試點,并在四個發(fā)展方向作深入研究,包括:推動內地存款、投資者及集資者作跨境活動;推動兩地資金跨境流動;推動兩地金融工具跨境買賣;推動兩地金融機構跨境合作。
任志剛說,促進內地資金有序流出已成為內地國策,此舉有助于降低匯率壓力,但除了推動QDII及討論“港股直通車”措施外,亦可考慮容許內地持有外匯人士,以“自由行”形式將資金流出。 他指出,目前,內地外匯存款已達524億美元,其中大多數為港元,亦包括美元。如果兩地加強流量、門檻及監(jiān)管等各方面合作,應可控制其中的風險。 另外,中信泰富(0267.HK)董事總經理兼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范鴻齡昨日在出席深港金融合作懇談會時表示,內地與香港兩地近年經濟迅速發(fā)展,市場對資源需求持續(xù)上升,需要以期貨交易等作風險對沖,但目前上海期貨交易市場并未對國際市場開放。 他建議,可以深港兩地作試點,共同合作建設一個開放予國際市場的期貨交易平臺。范鴻齡認為,建設這一開放型期貨交易市場,可以考慮先推出金屬期貨交易,因其風險不大,市場可以承受;其次,則可考慮推出農產品及石油期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