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UCCESS FROM LO-CAL
WISDOM.”
在位于深圳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對外宣傳手冊、桌上擺放的座簽,甚至是公司食堂提供的牙簽包裝上,都印有上面這行英文。員工會很大聲地告訴你中文意思:“全球成功來自本地智慧!
在位于伊斯蘭堡的中興通訊巴基斯坦工廠,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全是當地小伙子,讓你看不出這是一家中國公司。
在位于亞的斯亞貝巴北郊的一個工地上,3位中國工程師正帶著四五位埃塞俄比亞小伙子,在大雨過后的土坑中澆筑通訊基站的基礎,滿帶泥水的臉已經辨不出膚色。
這一幕幕向我們展示,一個中國的高科技企業(yè),經過12年的“走出去”之旅,從初期艱苦摸索、到個別大訂單突破,從外派員工成立分公司、到全面本地化,從局部市場突破到全面實現(xiàn)“立體化”的國際化,中興通訊正在全面融入世界,與當地社會和諧相處,成為為全球客戶提供滿意的個性化通訊產品及服務的國際化企業(yè)。
更有數據作證。中興通訊200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yè)收入為60.1億元,同比增長30.58%。其中,國際業(yè)務繼續(xù)保持快速增長,占集團收入比重上升到60%;手機出貨量接近1000萬部,海外市場占七成左右。中興通訊在為100多個國家的500多家運營商及全球3億以上人口提供產品與服務。
“國際化是中興通訊未來業(yè)績的主要增長點!泵鎸裉斓某煽儯信d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殷一民顯得很冷靜,“中興通訊的國際化是憑借自主技術和品牌全面地‘走出去’,充分滿足不同市場的產品需求,吸納當地人才,適應當地文化,努力做一個本地化的國際企業(yè)。因此,中興通訊的國際化既是市場的國際化,也是人才的國際化、管理的國際化、資本的國際化!
以技術和堅韌開拓市場
“走出去”的企業(yè)通常在國內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國內響當當的牌子到了國外,卻未必有多少人知道,尤其是高科技企業(yè),有些客戶甚至會懷疑其基本能力。作為國際通信制造業(yè)的后起之秀,中興通訊對海外市場的開拓注定是十分艱辛的。談起在一些國家“第一大單”的獲得,中興人總是表現(xiàn)得很樂觀:“精心養(yǎng)花,花總會開的!
1998年,中興通訊與當時巴基斯坦最大的國有電信運營商簽訂了9700萬美元的通訊項目。這既是中興通訊“走出去”簽下的“第一大單”,也是當時我國在海外獲得的最大的一個通信“交鑰匙”工程項目。
在這“第一大單”的后面凝結著中興通訊在巴基斯坦市場連續(xù)3年的不懈探索。
1995年,中興通訊進入到巴基斯坦開始“墾荒”。雖然當時中興的交換機技術已經成熟,但運營商認為,中興的交換機無法與西方大公司的交換機實現(xiàn)對接。面對客戶的遲疑和來自知名跨國通信設備供應商的強大競爭,中興通訊競標團隊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地與客戶溝通,請他們到中國參觀、到深圳中興總部參觀、到中興客戶實地考察,讓他們感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感受中興通訊的實力。
同時,中興通訊通過做試驗局,不斷地根據巴基斯坦電訊市場的需求,改進設備,把一個個指標做出來給對方審看!斑@個說服過程持續(xù)了3年。正是憑借過硬的技術、合理的價格及永不放棄的精神,中興才拿下了‘第一大單’。”中興通訊南亞片區(qū)總經理王啟強對此深有感觸。
也正是這個項目的獲得與執(zhí)行,讓海外運營商意識到,中國企業(yè)完全可以造出質量可靠的通信設備,而且價格低廉、服務更好。
如今,中興通訊巴基斯坦代表處已成為海外人才庫。在中興通訊現(xiàn)有全球12個區(qū)域平臺中,就有4位總經理出自這里!暗谝淮髥巍钡墓适,成為了每一位中興通訊海外員工的必修課,中興通訊也由此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單”。
2006年9月20日,非洲最大的商用3G網絡在利比亞正式放號,到2006年底,用戶突破了30萬戶。很難想象,2002年初,當現(xiàn)任中興通訊利比亞代表處總代表徐珩來到利比亞時,代表處僅有3人。剛剛23歲的徐珩從廚師到外出聯(lián)系業(yè)務“一肩挑”。正是這段難得的經歷,讓這位學阿拉伯語的大學生熟練掌握了通信技術術語,成為了談判高手。幾年來,代表處從幾千萬元的小項目做起,逐步積累,終于在2004年拿下了3G項目,徐珩也成長為年輕的總代表!斑\營商為什么選擇中興?一方面,因為中興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夠同時在3種3G制式上提供成熟方案的通信設備廠商之一,有技術保障也有一定的價格優(yōu)勢;另一方面,是因為中興人把客戶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干。”徐珩說出了自己的思考。
靠著實力和拼搏,中興通訊的國際化之路走過了海外探索期、規(guī)模突破期、全面推進期,進入了高端突破期。從發(fā)展中國家市場,到歐美發(fā)達國家市場,中興通訊海外代表處近100個。殷一民表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保持耐心,懂得循序漸進至關重要。”
以效率和誠意塑造形象
企業(yè)“走出去”以后,代表的不僅僅是企業(yè)自身。工程完成得好壞、產品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著中國形象和企業(yè)品牌。用中國駐埃塞俄比亞經濟商務參贊劉運表的話說,企業(yè)“走出去”要多做“民心工程”、“點子工程”!爸信d通訊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本地企業(yè)公民!币笠幻駥M獯硖幪岢隽藝栏竦囊。
記者看到,中興通訊埃塞俄比亞代表處所有的300多名員工,正在為“千禧年移動網擴容項目”加班加點。這項4月底簽的合同,包括有200多個基站的建設與調試,9月中旬必須完工交付使用?偛考夹g專家團隊第一時間到亞的斯亞貝巴援戰(zhàn);代表處總代表蔣永軍的妻子在上海出了車禍,他從飛回國探視到返回埃塞俄比亞,只用了4天時間,在妻子身邊只呆了1天;客戶經理楊剛2年沒回國了,14歲的女兒打來電話說,“爸爸,連農民工都能回家過年,你怎么還不回來!”年輕的南非片區(qū)副總經理肖明告別了新婚的妻子,堅守在埃塞俄比亞……以至于埃塞俄比亞人說,中興所在的寫字樓是亞的斯亞貝巴的夜明燈,中國人不用睡覺!
“不僅是為了公司的榮譽,更是為中國的榮譽而戰(zhàn),”肖明聲音不大,但擲地有聲:“這個項目完成得好,可以充分展示中興超強的執(zhí)行力和最實用、最能為當地造福的技術,我們在埃塞俄比亞的發(fā)展前景會更好!
中方員工的忘我工作,感染了合作的埃塞俄比亞局方。局方的技術人員也主動放棄了休息來配合中方的工作。埃塞俄比亞電信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Amare
Amsalu告訴記者,安裝一座20米高的鐵塔,埃信要花一個月時間,中興兩三天就可以完成。他堅信中方能夠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他欽佩中國工程師忘我奉獻的精神。
在利比亞,由于3GWCDMA網絡的迅速建成及商用,一張預付費手機SIM卡從2004年的600第納爾(合人民幣3000元)下降到了2006年的5第納爾,“看到運營商機房里全是中興的設備,看到越來越多的當地人民因為我們的工作而買得起并用得起手機,還能享受到低成本的語音服務,讓老百姓感覺高科技離自己原來這么近,我們真的感到很興奮!毙扃褚种撇蛔刃牡募。
同樣,中興通訊在伊斯蘭堡的本地化工廠可年產50萬線設備,大大增強了巴基斯坦在通信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本地化生產能力與競爭力。中國駐巴基斯坦經濟商務參贊馬長林告訴記者,中興通訊不但在當地參與項目競標,而且投資設廠,建立研發(fā)中心、培訓中心,為當地創(chuàng)造就業(yè),培訓人才,培養(yǎng)未來的通訊工程技術精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興還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做了許多回報當地社會,惠及普通民眾的實事、善事。如在第一時間為遭受強烈地震災害影響的巴基斯坦民眾踴躍捐款等。
在非洲,中興通訊關注所服務國家的利益,為了實現(xiàn)長期服務的承諾,與當地政府、運營商和教育單位展開了全方位的合作。7月下旬,來自埃塞俄比亞電信的13名講師將到深圳中興總部參加3個月的培訓。未來3年,中興通訊將為埃塞俄比亞電信培養(yǎng)1000名工程師。
“中興在當地的發(fā)展,一方面要與運營商平等合作,互利共贏;另一方面要與當地社會和諧相處,不破壞環(huán)境,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鼓勵員工在當地社會發(fā)揮更多的作用!币笠幻駥ζ髽I(yè)社會責任有著更深的理解。
以激勵和文化凝聚英才
人才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在國際通信制造業(y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比技術、比產品、比服務,但本質上是比人才!白叱鋈ァ钡钠髽I(yè),在國際市場上開拓業(yè)務,必須與當地市場通暢地溝通,準確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誰更能擔此重任?“當地人更為勝任。中興通訊以人才本地化為根本拓展海外市場!币笠幻癖硎,人才本地化的另一作用是,可成為企業(yè)與當地市場和政府之間的潤滑劑。一個能帶來就業(yè)的企業(yè),往往是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企業(yè),能更快地融入當地社會。
目前,中興通訊派駐海外代表處的員工約4500人,本地化率已達到60%。有的地區(qū)更高,如巴基斯坦,中方常駐人員約100人,本地員工有900多人,還有200多名巴基斯坦籍員工在中國工作。此外,歐洲、印度2個片區(qū)的總經理也是由當地人擔任的。
除了從各個國際市場直接招納本地人才,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興通訊還培養(yǎng)了一支熟悉國際市場規(guī)則、具備開拓精神、來自國內的人才隊伍。
近年來,中興通訊不僅從應屆大學生中選拔優(yōu)秀人才,直接送到海外代表處歷練,如肖明、徐珩等。在去年的營銷組織架構大調整中,他們還選拔了40多名經理級人才充實到海外市場。在中興,甚至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想要成為部門經理,至少要有3年的海外工作經驗,足見中興對國際化人才的重視。
大量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如何進行文化融合,是中興通訊國際化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殷一民說,“文化融合問題隨處都在!北热纾谛浇鸷透@錾,發(fā)達國家的本地員工要求非常高,中外員工面臨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不同國家的勞動法規(guī)不同,中興員工常常自愿加班,而外籍員工一般會優(yōu)先考慮自身的安排。
為了幫助海外的當地員工熟悉和了解中興的產品和文化,方便他們和客戶溝通,中興定期組織海外技術和市場人員到總部接受培訓。中興通訊學院院長陳建洲介紹,該學院已累計培訓了來自70多個國家的13萬多人。學習的內容一般分為綜合培訓和技術培訓,前者主要是為外籍員工進行跨文化培訓,培養(yǎng)對企業(yè)的忠誠度。
正在中興通訊學院學習的Nabil Ait
Hamouda,是2年前加入中興通訊阿爾及利亞代表處的本地小伙子。通過學習,他逐漸領會到,中興是中國的公司,但又不僅僅是中國的公司。中興作為一家國際化公司,意味著在為全球服務。忠誠于中興的發(fā)展事業(yè),就是忠誠于所在國家的建設事業(yè)。
中興鼓勵海外員工和管理者在中外文化上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各取所長,求同存異!鞍菟暮、相互尊重的跨國企業(yè)文化正在中興形成!币笠幻裾f。
今年3月,中興通訊《第一期股權激勵計劃》修訂稿獲得審議通過,將通過股權激勵這個長期激勵手段,逐步實現(xiàn)“全球業(yè)界有競爭力”的薪酬目標。此舉為中興通訊凝聚更多國際化和高端人才,邁向世界級卓越企業(y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