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拢谷眨暇┠先鹄^保電氣有限公司在與眾多國內外廠家競爭中脫穎而出,中標華能汕頭海門電廠一期2×1036兆瓦機組全套發(fā)電機變壓器組及高壓備用變壓器保護,由此成為首家為百萬千瓦級機組提供保護產品的國內廠家。 。对拢溉丈衔,世界上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云南至廣東±800千伏直流工程換流站主設備合同簽字儀式在廣州舉行,河南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南方電網公司簽訂了價值10.56億元的換流閥和控制保護設備采購合同。 而在2005年,許繼公司成為長江三峽右岸電站全套發(fā)變組繼電保護產品及其附屬設備的唯一供應廠家,一舉打破了6年前三峽左岸14套設備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 在電力保護控制領域,“許繼電氣”和“南瑞繼!蓖ζ鹧鼦U,逐漸改變了過去電力工程建設中外國企業(yè)占領高端市場的局面。
堅持管理創(chuàng)新,讓人才培養(yǎng)薪火相傳
許繼和南瑞繼保能夠取得令人振奮的成果,首先源于管理創(chuàng)新。 許繼為使企業(yè)迅速擺脫落后體制羈絆,先后引入了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結合企業(yè)實際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將單位的經營狀況與負責人及員工的業(yè)績表現(xiàn)和收入緊密結合起來;推行中期述職制度,構筑經理人與高層、員工、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明確工作思路、方法和目標;充分考慮到資本成本因素,強化考核的有效性,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等。 許繼還強調搞研究開發(fā)必須考慮成本,考慮市場需求。“我們提倡跨部門的研發(fā),這樣,產品開發(fā)就不僅僅是技術人員的事。這基本上保證了我們的產品適銷對路,有市場需求。”公司董事長王紀年說。 南瑞繼保公司董事長沈國榮強調:“在我們企業(yè),廠房設備值不了多少錢,真正值錢的是人才。”南瑞繼保共有員工800人,其中研發(fā)人員就有近200人。 在南瑞繼保,沈國榮每天喜歡到各個研發(fā)部門轉轉,每到一處,他都會詢問這個部門的最新進展。有時,對于整個業(yè)界都感困惑的技術性難題,他干脆坐下來和大家一起探討。這樣的研討會因“暢所欲言”而被稱為“腦力激蕩會”。正是在這樣一次會上,沈國榮突然迸發(fā)靈感,解決了他一直努力攻關的電網保護穩(wěn)定性和快速性二者難以兼顧的技術難題。
在人才培養(yǎng)上,許繼多年來以“產、學、研”和“自主開發(fā)、聯(lián)合設計、引進吸收”兩個“三結合”為主線,先后在許昌、北京、上海、珠海等地設立技術研發(fā)中心,搭建人才引進的平臺,現(xiàn)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包括行業(yè)專家、學術帶頭人、留學歸國的科技精英在內的核心科研團隊。
堅持以我為主,開發(fā)保護核心技術
長期以來,在繼電保護行業(yè),國外大公司一直憑借其技術優(yōu)勢,壟斷我國市場。葛洲壩、三峽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中的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系統(tǒng),都掌握在幾家國外公司的手上。多年來,我國對這方面的技術多次引進但消化吸收不足。
。玻埃埃蹦,國家電網公司結合西北—華中(靈寶)背靠背直流聯(lián)網工程,引進國外的高壓直流控制保護技術。南瑞繼保參與了聯(lián)網工程施工,有機會與國外公司在高壓直流控制保護技術上進行合作。但國外公司憑借技術優(yōu)勢,開出了這樣的條件:“要搞5個這樣的工程后,你們才能獨立地做!蹦先鹄^保算了一筆賬,真要按照他們說的去做,要等到15年以后,才能獨立承擔此類工程。 “要做就要以我為主!泵鎸夤鹃_出的苛刻條件,沈國榮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公司迅速抽調技術骨干進行攻關,學習、消化、創(chuàng)新,僅用了一年左右時間,就完成了這個項目的自主研發(fā),填補了國內空白。更令國外公司難以置信的是,南瑞繼保摒棄了購買國外數(shù)字仿真試驗設備的做法,自主設計建成了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支流動態(tài)模擬系統(tǒng)。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許繼特別注意保護千辛萬苦研發(fā)出來的核心技術,明確了專利工作組織結構;設立了科研開發(fā)考核體系。截至目前,許繼的專利申請已達131項,其中發(fā)明專利近50項。公司研制的電力系統(tǒng)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擁有65項專利,被評為“河南省專利申請20強企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