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刺激政策拉動內需迅速增長,從而改變著中國迅猛經濟增長的構成情況,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正越來越多地從一些新的角度,來看待如何投資于這條“巨龍”的問題。
融入“中國增長故事”有可能前景莫測。中國的外匯市場基本上仍在政府控制之下;債券市場規(guī)模較小,且相關法律框架不完善;而股市的表現(xiàn)一直無法如實反映總體經濟上的成功。 盡管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11.3%,但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上證綜指仍是今年表現(xiàn)第二差的指數(shù),僅強于希臘。
難怪投資界要另辟蹊徑,借助資源、外匯、債務、非中國股票等多種渠道,來建立“中國敞口”。
長期以來,投資大宗商品是投資中國的一種方式,其中銅是一種傳統(tǒng)之選。
這種紅色金屬對于基礎設施開發(fā)和提高能效都十分重要。近年來,銅(消耗量)已成為衡量中國工業(yè)產出的良好指針,這種狀況看來會持續(xù)下去。 2000年,中國銅購買量占全球12%。根據(jù)麥格理(Macquarie)的研究,2009年這一比例已擴大到40%。巴克萊資本(BarCap)的凱文
諾里什(Kevin
Norrish)表示,鉛在中國同樣供不應求。中國目前的鉛購買量占全球的43.5%。而為了減輕各大城市的污染,中國近期采取了多項舉措,關停了許多冶煉廠,對國內鉛供應狀況構成了壓力。 中國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市場的蓬勃發(fā)展,應會使鉛需求保持強勁。關鍵問題是,在無須大量進口的情況下,中國自身能夠供應多少鉛。 在與中國相關的大宗商品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選中的是煤炭。近年來,由于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已變成了煤炭凈進口國。與此同時,相鄰的煤炭生產國,如蒙古等,則在考慮開發(fā)新項目,以利用這股日益增強的趨勢。 在農產品中,巴克萊資本青睞玉米(資訊,行情)。隨著收入不斷增長,中國人并未明顯轉向食用咖啡和巧克力——對肉類的興趣倒是見長。而玉米既可供人食用,也可用于牲畜飼養(yǎng),因此能夠很好地反映飲食習慣的變化。 “中國多年來一直是玉米凈出口國,如今開始在進口與出口之間搖擺。我們認為這只是開端,最終中國將轉變成結構性的玉米進口國。”諾里什表示。
對“中國粉絲”投資者來說,大宗商品頗具吸引力,原因正如資深投資者吉姆 羅杰斯(Jim
Rogers)所言:“(它們)是建立中國敞口的最佳途徑,因為不用擔心央行、公司治理、財務報表等各種名堂,而且中國購買的大宗商品肯定是最多的! 相比之下,投資中國企業(yè)債券則可能帶來重大挑戰(zhàn),因為違約后的償還率幾乎無從判斷。 “在企業(yè)債券的債權人權利方面,中國在亞洲墊底!卑脖举Y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債務投資組合經理陳惜恩(Esther
Chan)表示,“對債權人來說,破產過程無法證實,過往經歷也無法給投資者多大安慰。而印尼等以往經歷過多次危機的國家,對待債權人比較友善! 與此同時,分析師表示,少數(shù)知名中國企業(yè)所發(fā)行的債券也開始顯得昂貴。百貨商店連鎖經營商百盛(Parkson)的債券收益率從逾7%跌至4.5%左右。關聯(lián)不那么直接的投資品種,例如巴西鋼鐵企業(yè)所發(fā)行的債券,隨著巴西國內增長的騰飛,開始逐漸喪失其中國色彩。 陳惜恩如今希望通過房地產公司債券,建立中國敞口。 陳惜恩表示:“如果你愿意承受政策制定者抑制樓市舉措所帶來的波動性,那就吧眼光放長遠,只投資一流中國房地產企業(yè)發(fā)行的債券。中國地產類債券的風險收益情況頗為誘人,提供了從中國中產階層財富不斷增長中獲益的機會! 在外匯市場,對于希望從中國增長中分一杯羹的投資者來說,澳元仍是最受青睞的幣種。澳元走勢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狀況密切相關——澳大利亞為中國供應建筑業(yè)和基礎設施所需的原材料,而不是像鄰近的韓國和臺灣一樣,向中國供應制造出口商品所需的零部件。 對于股票投資者來說,也還是有一些方式可以通過投資從中國的增長中獲益——即使是在西方市場上。不過,他們的目光瞄準了個別公司。 摩根士丹利的喬納森
加納(Jonathan
Garner)近期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轉變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結論:許多大型跨國企業(yè)的股票,有望從中國工資增長及消費模式變化中獲益。 它們大多是享譽國際、以中等收入消費者為目標的品牌,如耐克(Nike)、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聯(lián)合利華(Unilever)、H&M和歐萊雅(L’Oréal)。這些企業(yè)的發(fā)展?jié)摿涨啊蛹{預計,到2020年,“金磚四國”可支配收入在1萬美元以上的家庭,將超過美國和歐元區(qū)之和,而此類家庭增加最多的將是中國。 投資界傳遞出的信息似乎是:直接通過股市投資于中國增長仍不太容易,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式可以投資于這條巨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