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創(chuàng)業(yè)板再創(chuàng)新高的同時,A股市場證券、銀行、地產、有色金屬、鐵路運輸等權重藍籌板塊聯袂崛起,推動股指大幅反彈,帶動了市場人氣回暖。 藍籌板塊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利空打擊之后,否極泰來了嗎? 中國股市和中國男足雙雙并列為中國人心頭上的痛。回望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可以說是“熊冠全球”。中國經濟增速固然在回落,但不能給A股的疲軟做合理的注腳——歐美經濟遠比中國更疲軟,但歐美股市走勢遠遠強于中國股市。道指迭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時候,A股指數依然向下苦苦尋求支撐。 A股市場之弱,或可歸因于藍籌板塊弱。場內缺乏超大型長期機構投資者,撐不起大象般的藍籌之重,自然也就不可能有A股指數的強勁。場內資金要找吃飯錢,扎堆于小盤的創(chuàng)業(yè)板,無非是在沉寂的河面上,泛起幾朵好看的漣漪而已。看看道指,豈是一堆小盤股堆砌起來的強勁?藍籌強,則指數強,則市場強;藍籌弱,則指數弱,則市場弱。 中國股市的藍籌板塊,今年以來也算經歷了不少風雨。國內外需求不足,帶來的是去過剩產能、去杠桿化。藍籌之首的銀行板塊,財務報告看上去不壞,卻沒有得到投資者的喝彩。原因就在于當實體經濟滑坡的時候,銀行仍然靠政策性的“剪刀差”賺取巨額利潤,勝之不武。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步步推進,銀行躺在“剪刀差”上吃飯的好日子已經不多了。 或許正是這一場場風雨,或許正是經歷了許多研報的不看好,藍籌股經歷了持續(xù)而痛苦的價值回歸。如今,銀行股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白菜價,鉛華洗盡,價值已顯。比如工商銀行,昨日收于3.93元,而該股已實施的2012年分紅方案為10派2.27元(稅后),紅利率高于5%。存錢進銀行,還不如直接買銀行股做股東。 水往低處流。資本逐利的天性,注定要流向價值的洼地。而銀行股等藍籌板塊已經持續(xù)砸出一片凹地了,但大資金還在猶豫,不肯出手。只有等到大資金重新眷顧藍籌股,A股才會真正迎來艷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