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前,我參加了一個小型的投資沙龍。參會者不到10個人,既有來自發(fā)改委、財政部相關處室的官員,也有來自基金、券商及私募機構的高管及研究員。當時大盤正處在一波始于去年12月4日的“波瀾壯闊”(某媒體語)的上漲途中,但對后市進程,與會者的分歧卻相當大。 其中,最樂觀的估計是,大盤將在震蕩中一路上攻,并很有可能站上3000點;而較為悲觀的觀點是,大盤在完成短暫的上漲后,將繼續(xù)展開“尋底之旅”,滬指有可能被打到1600點附近。當然,雙方擺出的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jù),當時聽起來都很有道理!皹酚^派”的主要論據(jù)是,中國經(jīng)濟整體仍較健康,市場估值已處合理區(qū)域,尤其是銀行股,估值已形成“價值洼地”;而“悲觀派”的主要論據(jù)是,外圍形勢仍不樂觀,中國經(jīng)濟下行壓力較大,政策調(diào)控的操作難度也增大,在此背景下,市場動態(tài)估值難言樂觀。 雙方說的都很有道理,當時爭論得還挺激烈,誰都說服不了誰。當然,這個“小沙龍”最終也就無法形成一個什么“決議”出來,只能等待“實踐”的終極檢驗了。這大概也正是“投資”游戲的趣味所在吧,還真有點兒像“一翻一瞪眼兒”的撲克牌賭博游戲,夠刺激! 春節(jié)期間,我又與某“著名”保險公司的一位高管小坐閑聊。沒聊幾句,又自然而然聊到股票市場上來了。 “你們怎么看這個市場的投資?買此舍彼或者買彼舍此,是不是也有什么大家都比較認可的標準啊?”我問道。 該高管回答:“我看過我們公司投資的股票池,差不多有八九百只股票。我問公司的那些投資專家,選股票的標準是什么,是不是每只股票都要進行嚴謹?shù)恼{(diào)研!闭f到這里,他嘴角撇出一絲笑容,“你猜他們說什么?他們說基本沒什么像樣的調(diào)研,主要是看相關的研究報告;還有就是,別人買什么,也就跟著買點兒! 如此看來,中國的A股市場倒頗有點兒“測不準原理”的味道了。 前日我下班回家,在樓下碰到資深股民老崔。他劈頭問我:“你怎么看后市?”嘿嘿,本人怎么能隨手掐出后市呢?也只能用一些“多看少動、快進快出”之類的語言應付他一下。 不過,凡事不能絕對。敢于挑戰(zhàn)“測不準”原理且能在相當程度上引導市場的“神仙”還是很有一些的,比如匯金公司。 6月13日,匯金繼續(xù)增持工、農(nóng)、中、建四大行的股票,雖然增持的數(shù)量不多,但在連續(xù)大幅下挫的市場中卻顯得非常扎眼。此舉的信號意義極為明確——俺匯金都買了,你們還等什么?但市場非但沒有領情,甚至倒打一耙,指數(shù)在盤桓幾日后,繼續(xù)大幅下挫。 與匯金做派類似的還有幾位,比如社保資金、保險資金啥的。媒體也很配合,時不時就會冒出一些難以查證的“某某資金又入市了”之類的消息。不過,“某某資金出市”的消息卻從未光明正大地提前廣而告之,投資者想不郁悶真的很難。 好在時間是一面很好的“照妖鏡”,日子長了,任誰都會多長個心眼兒!氨咴幍酪病,懷揣這樣的“小聰明”,趕緊埋頭仔細掐算一番,又不免立即“冰心一片在玉壺”——周小川行長日前不是表示“市場基本正確理解了央行”嗎? 舉目寰宇,小川先生應該是最得格林斯潘說話藝術精髓的人。小川先生金口一開,聽者似乎就不能把他的話當成耳旁風。市場怎么就正確理解了央行呢?僅僅是因為“自6月中旬起,銀行資產(chǎn)擴張態(tài)勢已有適當回調(diào)”嗎?理由頗有些牽強。再好好揣摩,似乎就品出那么一絲“肅殺之氣”:再胡作非為,小心我下手無情! 如果這樣的揣摩還靠點兒譜,估計以后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錢生錢”的游戲做起來就有點兒難度了。沒有錢,許多市場恐怕就難免要變一下臉。不過這也沒什么大不了,或許,游戲的趣味正在于此吧。時間能最終告訴我們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