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匯豐制造業(yè)PMI初值為51.7,較上月回升1.3個百分點,連續(xù)5個月位于榮枯線上,顯示經濟復蘇延續(xù)。同時,3月出廠價格指數和投入價格指數回落至臨界值下,顯示復蘇力度溫和,短期通脹壓力不大。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經濟環(huán)境下,貨幣政策應以溫和的方式為主,同時加快推進結構改革,其中鼓勵資本走出去是應有之義。 年初以來,社會融資總量和新增外匯占款均顯示宏觀流動性寬松,債券市場利率曲線整體出現下移。但隨著2月CPI同比漲幅升至3.2%,房價持續(xù)反彈,從2月下旬開始,流動性格局出現微妙變化。一方面,資金仍呈現流入態(tài)勢。2月20日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升3%,同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升值0.5%,并在3月20日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顯示人民幣需求依然旺盛,資金流入跡象明顯。另一方面,國債、信用債等債券短期收益率上移。 資金流入,而短期利率曲線上移,表明貨幣政策確實在微妙轉向。鑒于目前經濟弱復蘇,短期通脹風險不大且以結構性因素為主,應該慎用存準率、利率等逆周期調控工具。 一方面,經濟復蘇力度較弱。1-2月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9.9%、21.2%、12.3%,均是近四年最差開局。目前數據并未顯示周期品量價的明顯上升,包括煤炭、有色金屬等工業(yè)品的價格、產量,持平甚至弱于季節(jié)性因素,同時3月中上旬日均發(fā)電量僅與去年11月基本相當,顯示經濟復蘇力度較弱的格局未變。 另一方面,短期通脹壓力不大,且以結構性因素為主。2月CPI同比增速顯著回升,主要原因是春節(jié)錯位導致去年同期基數較低。3月匯豐制造業(yè)出廠價格指數和投入價格指數回落至臨界值下,顯示3月物價增速將回落,3月CPI同比增速降至2.5%左右的概率較大。從CPI分項看,超預期部分主要來自服務價格,體現勞動力價格上漲的結構因素。而對于房價,應該運用首付比例和利率等結構性信貸政策,而非總量政策。 因此,綜合目前的經濟增長和物價情況,貨幣政策調整應以溫和的方式進行。短期可以靈活、高頻的公開市場操作調節(jié)流動性。中長期則應在金融制度方面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借助目前海外貨幣寬松的有利時機,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并鼓勵資本走出去。這既能緩解資金流入導致的流動性寬裕壓力,又能為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 首先,應加強匯率彈性和形成機制的轉變,與利率市場化良性互動。匯率缺乏彈性帶來兩方面問題,一是外匯交易不順暢;二是缺乏靈活波動的貨幣容易招致投機,加劇資本波動風險。我國應盡快加強匯率彈性,擴大即期匯率波動區(qū)間或完善中間價形成機制。 其次,在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的基礎上,應加快資本賬戶開放,鼓勵資本走出去。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末,我國對外金融凈債權為1.8萬億美元,而2012年投資收益逆差235億美元,顯示過高的債權配置導致收益較低。雖然目前貿易順差足以彌補投資收益逆差,但在產能過剩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加快資本走出去顯得比較緊迫,也有利于我國從出口大國走向資本強國。1-2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83.88億美元,首次超過同期FDI,顯示我國正加快資本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