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見蘋果軟件商店(App
Store)有款導航軟件在做圣誕促銷,原價98元,現(xiàn)在冰點價只要6元,多大的便宜!我興奮得手指一哆嗦,輕觸“購買”圖標立馬拿下。片刻,當信用卡消費的提示短信“!钡囊宦,才讓我緩過神來:啥時候開始這么沖動消費了? 一切似乎拜蘋果所賜,這家公司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對正版軟件的態(tài)度。 計算機走進生活有不少年頭了,但買正版,對身處相對寬松版權(quán)環(huán)境的國內(nèi)消費者,尤其是個人用戶而言,一度被公認為“很傻很天真”:有免費的盜版為什么不用?筆者回憶個人真正掏錢購買的正版軟件,早些年只有殺毒軟件,而筆記本上的正版操作系統(tǒng),也似乎應算是硬件商家半買半送的搭售。直到蘋果來了。 這家堅持打造封閉系統(tǒng)的公司,幾十年如一日被競爭對手整得慘兮兮的,竟神奇地憑借一個小小的iPod音樂播放器而形勢逆轉(zhuǎn),咸魚翻身——當然,蘋果自己的說法是“王者歸來”、“華麗轉(zhuǎn)身”云云。iPod的熱賣除了它的易用性,其商業(yè)模式尤其是帶版權(quán)限制的iTunes音樂商店也是殺手锏:雖然國內(nèi)iPod的消費者鮮有在iTunes里買正版電子音樂的,但國外很流行,而且獲得了很多唱片公司盟友的支持。嘗到了甜頭的蘋果接下來在推手機產(chǎn)品iPhone、平板產(chǎn)品iPad等新鮮玩意的同時,順勢擴建了蘋果軟件商店。 今天來看App
Store,首先并非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全付費商店,里面限時免費和長期免費的軟件更多。蘋果官方統(tǒng)計顯示,App
Store2012年發(fā)布的所有App中,只有34%是付費應用,而這一比例在2008年的同階段則為78%。免費軟件中還不乏誠意之作,比如韓寒團隊的“一個”,每日更新,號稱每年的人員工資要超過一百萬,同時每年需支付稿費近一百萬…… 當然,也別指望免費軟件完全做公益,大部分軟件計劃通過廣告插件來盈利,包括“一個”。也有些游戲軟件則會在你試玩得正爽時提示你購買有更多關(guān)卡的正式版,或者增加游戲難度誘導你花錢買裝備……最近有的免費軟件更因為侵犯了原作者版權(quán)而使蘋果遭遇訴訟。 App
Store里收費的軟件,也常有限時免費和限時優(yōu)惠折扣,節(jié)日促銷的力度更大,更有一些第三方網(wǎng)站及軟件專門提供此類折扣信息。比如前文提到的導航軟件,其折扣價相當于不到一折,消費者搶到就是賺到了。而對于軟件提供商而言,鑒于電子版權(quán)產(chǎn)品的特殊性,零成本增加銷量何樂而不為?于是皆大歡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單個用戶對正版軟件的每一次付費購買,都在悄然改變著國內(nèi)消費者群體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模式。堅持原創(chuàng)、鼓勵正版,畢竟是文明社會前進的方向。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也會看到身為一個蘋果硬件用戶是多么“幸!,因為蘋果是多么有誠意地、千方百計地誘導你去消費正版軟件。但蘋果公司更幸福,因為全球有那么多蘋果發(fā)燒友們以另類的方式來愛蘋果,他們熱衷于挑戰(zhàn)這個封閉的王國,越獄、破解,免費使用著本應付費的軟件,甚至對蘋果的封閉系統(tǒng)進行進一步升級改造。對蘋果而言,另類的愛負擔太重,必須增加這些用戶的“違法成本”,于是從誕生伊始,蘋果的手機iPhone、平板iPad等產(chǎn)品硬件軟件似乎總在更新,每一次更新,在功能改進的同時也往往意味著堵住了前一版本的漏洞。但發(fā)燒友們并不氣餒,每一次總能發(fā)現(xiàn)新的漏洞……一次又一次的折騰,蘋果帝國卻能在看似手忙腳亂中不斷壯大,也許,這本來就是一圈刻意打造的生態(tài)鏈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