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櫞對中概股近乎瘋狂的圍獵最終引發(fā)了華人科技界的反擊。 近日,前谷歌中國區(qū)總裁李開復為首的60多位高管、投資者與企業(yè)家在一份公開信上簽名,指責做空機構尤其是香櫞將攻擊目標對準那些沒有任何問題或只有極少問題的合法公司,稱其報告中捏造事實,并利用美國投資者無法驗證真?zhèn)潍@利。 不過,筆者更關心的是,李開復此舉究竟想達到什么目的?為什么是李開復領銜?李開復反擊香櫞的途徑是什么? 李開復在實名微博里稱,他反擊香櫞想達到3個正面效果,一是給予中國未作假公司信心,到法院訴訟作假打假機構;二是作假打假機構名聲滑落,回報下降并被投資者摒棄;三是作假打假機構受到教訓,繼續(xù)打假但不作假。 事實上,李開復在微博里一再強調,做空機構和打假機構都是可以起正面作用的,“不僅可以凈化環(huán)境,驅逐作假者,又可以達到警惕所有公司的效果”。因此筆者認為,他真正想要的是一個打假的繼續(xù)打假,但不能通過作假打假的完美世界。 讓我們看看李開復的履歷吧,他于1961年出生在中國臺灣,并在臺灣讀完小學。此后,李開復一直在美國讀完初中、高中、大學,直至拿到博士學位,并先后在蘋果、微軟和谷歌出任要職,直到2009年他在北京創(chuàng)立了創(chuàng)新工場,這一年他已48歲。 現(xiàn)在就不難明白李開復領銜反擊香櫞的行為,這源于在美國居住30多年的李開復已然養(yǎng)成的美式思維:制衡、辯論和法制,而這也是李開復反擊的三個途徑。 李開復自己也承認,他之所以打假,源于他看到香櫞等機構對利益和權利著迷,并且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左右股民。因此,李開復擔心香櫞有可能走火入魔,鋌而走險,以造假打假來獲利。 這里有個背景,美國的媒體及研究機構是受言論自由法案保護的,但講究制衡的美國,任何權利又都受到制約,任何機制都必然有制衡存在。因此,深諳美國思維和文化的李開復斷然采取了行動,通過聯(lián)名譴責的方式反制香櫞。 不僅如此,備受爭議的李開復和香櫞之間的戰(zhàn)爭并未在私底下進行,而是通過華爾街日報、新浪微博和各自的官方網站。對于中國的網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場充滿了硝煙味的戰(zhàn)爭,不如說是一場公開辯論會。不僅如此,李開復還在新浪實名微博上與網友展開了一對一的辯和論。 從西方哲學的奠基人蘇格拉底開始,辯論就成為西方人追求真理的重要途徑,而這恰與中國的中庸之道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傳統(tǒng)文化格格不入。因此,筆者認為李開復和香櫞的創(chuàng)始人安德魯恰恰是通過辯論這一途徑,為華人上了一堂研究哲學的方法論課程。 這場辯論會的效果甚佳,通過安德魯和李開復的公開辯論,華人世界對于香櫞、安德魯、香櫞做空的邏輯、李開復和李開復投資現(xiàn)狀不再是浮在表面,而是有了全面和深刻的認識,而這都應歸功于西方辯論出真理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李開復在提出自己的論點和論據(jù)的同時,并沒有糾纏于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無禮的人身攻擊和謾罵。而是希望,“中國未作假公司要充滿信心,到法院訴訟作假打假機構”。因為李開復知道,美國人在極為講究信用的同時,更講究法制。而安德魯也不甘示弱,在一開始就說到,“我非常樂意在法庭上為我的報告進行辯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