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據媒體報道,希臘政府公布的2013年至2014年財政緊縮計劃高達115億歐元。而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組成的聯(lián)合調查委員會(后簡稱“三駕馬車”)發(fā)布的最新信息認為,只有將這一計劃的總額擴大至140億歐元,才有可能填補希臘的財政虧空。雖然這一數字仍有待聯(lián)合調查委員會9月份公布的最終調查報告予以確認,但很明顯,近期關于希臘債務問題和“支付危機”的討論再次成為歐債危機的熱點話題。 自希臘大選后,“三駕馬車”開始對希臘的財政和債務狀況進行全面評估,負面結論一直不斷。此前有媒體曝出希臘所指定的幾百項改革措施,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此消息一出,引發(fā)輿論一片嘩然。一部分政治家早就對希臘政府執(zhí)行改革措施的決心和能力持懷疑態(tài)度。伴隨著有關希臘的負面消息不斷,對希臘政府的批評更是不絕于耳。 分析認為,目前希臘所面臨的財政和債務問題,恐在短時間內很難解決。首先,希臘經濟私有化速度遠低于預期,導致很多改革措施無法按照計劃順利進行。此外,希臘政府執(zhí)行的大范圍的財政緊縮措施,導致希臘社會福利水平下降,社保和養(yǎng)老等重要社會福利部門的開支被大幅度縮減,希臘勞動者工資水平也出現大幅下降。這一系列的緊縮政策導致希臘國內消費需求出現大幅萎縮,政府稅收特別是增值稅等大幅減少。專家認為,這種入不敷出的財政局面,將會使希臘債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內需不足還導致了希臘經濟增長乏力。據預測,希臘今年經濟將出現6.5%到7%的下滑。而經濟急劇下滑,則會進一步加劇政府債務增長,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對希臘來講是災難性的。 與此同時,希臘還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從很早開始,關于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和允許希臘實行“國家破產”的討論就已經充斥歐元區(qū)。隨著希臘目前狀況的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的政治家對希臘“喪失了信心”。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則表示,拒絕“向這個無底洞中繼續(xù)扔錢”。本周,歐洲政治家們將會就希臘和歐債危機等問題進行密集磋商。德法領導人會晤、希臘總理訪德等都將引發(fā)外界的高度關注。就在近日,德國部分政治家已經表態(tài),將要借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訪徳之機對希臘施加更多壓力。問題的焦點仍將集中在希臘是否會履行其所作出的各項承諾以及各方是否會允許希臘延長履行這些承諾的期限。目前,關于希臘退出歐元區(qū)的討論仍沒有停止,而在德國越來越多的政治家傾向于向希臘施壓迫使其嚴格遵守承諾,避免拖延和就已達成的協(xié)議進行討價還價。 除了德國,此前一直相對低調的奧地利政府也就希臘所面臨的債務問題進行了表態(tài)。上周末,奧地利外長施平德勒格就希臘目前的嚴峻形勢發(fā)表了看法。他認為,“那些無法嚴格執(zhí)行財政政策的國家,應當考慮退出歐元區(qū),我們不能排除允許一些國家退出歐元區(qū)的可能性”。雖然在發(fā)表此番言論時,其并沒有指名道姓點出希臘,但其所指明確無誤。雖在歐元區(qū)集團主席容克對其表態(tài)提出批評后,雙方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施平德勒格也對自己的表態(tài)進行了解釋。但可以看出,在歐元區(qū)普遍蔓延的悲觀情緒并不會因為一些政治家是否收回其表態(tài)而改變。 雖然對希臘當前形勢的悲觀氣氛正在不斷增長,但在歐元區(qū)層面,同時對于歐洲央行而言,確保希臘留在歐元區(qū)的決心并未改變。歐洲央行官員近期均表示,將會盡力確保希臘留在歐元區(qū)。專家認為,正如歐洲央行所評析的,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在理論上和政策上雖然可行,但其所帶來的后果將會是復雜的和嚴重的。退出歐元區(qū)所引發(fā)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將會長期影響整個歐元區(qū)的經濟,其代價將會非常高。而歐元區(qū)集團主席容克近期也表示,目前討論希臘退出歐元區(qū)的問題并無過多意義,各方應當待9月份“三駕馬車”對希臘當前形勢的評估報告公布后,再對具體問題進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