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16日在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經濟每月談”時表示,美國干旱對全球糧食市場造成影響,中國由于有充足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并且夏糧實現(xiàn)了豐收等因素,可以做到保證國內糧食市場的穩(wěn)定。 聶振邦指出,美國此次干旱影響較大,持續(xù)時間較久,目前來看糧食總量減產,尤其是玉米減產已成定局,聶振邦算了一筆賬,“原來全球產量預計達9億噸,美國玉米產量可達3.7億噸,現(xiàn)在估計減產要達到6千萬噸至1億噸之間。減產未來可能造成全球糧價特別是期貨價格上漲”。 談到美國干旱對中國糧食價格的影響時,聶振邦表示,中國的調控體制和機制可以保證糧食價格不會出現(xiàn)大幅度上漲。他指出,中國小麥整體長勢不錯,夏糧獲得豐收,收購工作也很正常。中國建立了長期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體制機制,建立了充足的儲備,包括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另外今年夏糧也獲得豐收。 “中國主要是進口大豆,對外部依存度較高,超過70%,但三大主糧產品,包括小麥、玉米、稻谷都是立足于國內自身”,聶振邦介紹了國內糧食的供求結構,最近一兩年少量進口玉米,小麥和稻谷則國內自己平衡,還略有盈余。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國內糧食市場比較平穩(wěn),最近啟動的價格收購議案也受到農民歡迎。宏觀方面,夏糧收購上,小麥比去年多收購840多萬噸。早稻收購也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超過90萬噸。加上充足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保證國內糧食市場穩(wěn)定是可以做到的。由于輸入型的價格上漲,有一部分大豆進口,畜牧飼料價格可能會出現(xiàn)上漲。 此外,聶振邦還預計,2012年到2013年全球小麥產量同比將減少4.2%,至于小麥減產對國內的影響,一是我國進口小麥價格會大幅度提高;二是今年下半年,我國小麥進口數(shù)量預計會大幅度降低;三是進口小麥需求會轉向國內,原來需要依靠進口來滿足的一部分小麥需求現(xiàn)在會轉向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