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溫州高利貸問題到了不能坐視不管的地步,至于誰來管誰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筆者認為應該政府牽頭,市場主導。在民間借貸瘋狂流行的溫州,隨著“各路諸侯”的不斷“跑路”和其他經濟實體的舉步維艱,放貸的民間資本家也將面臨著“竹籃打水”的恐慌和擔憂,如果處置不當,會沖擊社會穩(wěn)定。但政府牽頭,并非是政府要大包大攬,而是政府以協調者身份參與倒閉企業(yè)和無力支撐企業(yè)與經營良好、資金充足企業(yè)的重組和并購。用市場的調節(jié),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讓企業(yè)員工不下崗,讓“民間資本家”不會血本無歸,以達到社會穩(wěn)定的目的。 至于溫州政府求貸600億穩(wěn)定金融的消息,不管是否屬實,政府和央行都不應該在資金上伸出援手。 首先,企業(yè)之間的優(yōu)勝劣汰,誰興誰衰,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是在同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和管理,沒有誰應該被照顧,即使是獲得無數殊榮的信泰集團也不能例外,因為這所有的結局都是自己經營管理的結果,所有的成功和失敗只能自己承擔。 其次,溫州經濟本來就存在著很多泡沫。很多年以來,大量的溫州資本不去投資實體經濟,而搞什么“炒房炒煤”,這本身就是一種賭博。當“炒房炒煤”遇到麻煩時,高利貸就應運而生。賭博有贏有輸,贏了他們不會分給任何人,輸了當然就要自己買單。 第三,溫州的經濟體制需要涅槃重生,即使沒有這次借貸危機,泡沫經濟也隨時都會有倒塌的危險。長痛不如短痛,只有大破才能大立,一個新的健康的經濟秩序的建立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曾經讓溫州人引以為豪的“溫州模式”也正可借此機會痛定思痛,來一次徹底的蛻變。只有經歷狂風暴雨的洗禮,溫州經濟的免疫力才能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