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可能的繼續(xù)增加,決不能只“管”不“理”。即便在目前通貨膨脹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不能用于國內投資和分配,也要想出有關的對策和辦法,而不是任憑外匯儲備的蓄水池水越蓄越多,最終發(fā)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甚至會對中國的出口政策帶來很大的影響。
美國的債務危機,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有關中國將在美國債務危機中承擔多大的風險和損失的問題,也成了近一段時間以來最受關注的的話題之一。
雖然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兩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已接近達成協(xié)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的債務危機已經消除,債權國的利益也可以得到充分保證了。接下來,兩黨仍會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和選舉需要,圍繞債務危機展開更加激烈的博弈,而債權國的利益也將隨著兩黨博弈的變化而變化,到底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實在無法預料。
這就是政治綁架經濟的結果,也是美元綁架世界的結局。
問題在于,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在美國債務危機面前,除了“耐心”等待,等待美國兩黨最終達成協(xié)議之外,似乎一點辦法也沒有。
眾所周知,外匯儲備是這么多年來國人用心血和汗水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尤其是以低端制造和出口加工形成的外匯儲備,更是凝結了無數中國勞動者的艱辛和勞動。因為,太多的例子證明,中國的出口產品,絕大多數都是依靠廉價勞動力獲得市場占有率的,在產品出口過程中,中國勞動者獲得的利益是相當可憐的,90%以上的利益都給國外的技術擁有者與經銷商帶走了。如果外匯儲備再出現巨大損失,國人就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這就引出一個話題,那就是外匯儲備到底應當如何管理。目前的管理方法,是否能夠支撐外匯儲備的繼續(xù)增加,是否還需要繼續(xù)出口創(chuàng)匯。
我們知道,出口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發(fā)展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馬車之一。未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仍然需要這駕馬車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外匯儲備仍有可能繼續(xù)增加。問題是,如果外匯儲備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管理和投資方式,只會“管”、不會“理”,那么,外匯儲備反過來會成為一種負擔、一道難題。而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外匯儲備的“含金量”也在不斷打折。因為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外匯儲備損失,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如果投資美債再出現巨大損失,我們不禁要問,外匯儲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正是出于這方面的原因,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外匯儲備如何分配使用的話題也逐漸多了起來,其中不乏有相當知名度的專家、學者。
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不論是將外匯儲備直接分給老百姓的建議,還是將外匯儲備直接用于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的建議,都涉及到外匯儲備是否可以無償分配使用的問題。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jié)制地擴大貨幣發(fā)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后果。
這就等于告訴公眾,盡管外匯儲備面臨美國債務危機的風險,盡管巨額的外匯儲備面臨投資無門的尷尬。但是,發(fā)給老百姓和用于民生事業(yè)等也是萬萬不可的。原因是,會引發(fā)通貨膨脹。
一句通貨膨脹,自然就將這個話題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就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抵擋所有的建議和要求。因為,目前最大的政治就是防止通貨膨脹。
問題在于,即使不將外匯儲備分發(fā)或用于養(yǎng)老、醫(yī)療等,是否就沒有通貨膨脹隱患呢?顯然也不是。因為,外匯儲備是央行通過發(fā)行基礎貨幣對沖來的,本身就隱藏和留下了許多通貨膨脹因子,只是沒有形成現實的通貨膨脹而已。而隨著儲備量的不斷增加,總有一天會發(fā)酵成真正的風險。
在被動等待損失與主動出擊之間,到底應當作出怎樣的選擇,對管理層來說,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智慧。而事實上,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將外匯儲備用于補充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以及投資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并不一定會引發(fā)通貨膨脹。一方面,養(yǎng)老、醫(yī)療等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一定的虧空,用外匯儲備把虧空補上,以及夯實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基金賬戶,并不會形成購買力,更不會引發(fā)通貨膨脹,而是將保障程度提高罷了;另一方面,將外匯儲備投資到必須加強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經濟發(fā)展的條件和人民生活,還可以拉動經濟增長。
在此基礎上,將外匯儲備適當用于購買一些基礎原材料,如石油、煤炭、鐵礦石等,也可以有效改善外匯的投資結構,避免美債危機這種完全受制于債務國現象的發(fā)生。同時,通過用外匯儲備對企業(yè)進口先進設備和技術等進行獎勵,也是有效用好外匯儲備的一種辦法和手段。
說實話,如果管理層能夠早一些意識到了外匯儲備過快增加可能形成的風險,就應當早作打算,早作謀劃,采取逐年投資、逐年分配、逐年消化的辦法,把可能引發(fā)的矛盾消化到每一年當中。這樣,也就不至于形成今天這樣的巨大壓力。
所以,對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可能的繼續(xù)增加,決不能只“管”不“理”。即便在目前通貨膨脹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不能用于國內投資和分配,也要想出有關的對策和辦法,而不是任憑外匯儲備的蓄水池水越蓄越多,最終發(fā)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甚至會對中國的出口政策帶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