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日前發(fā)布今年住房價格調(diào)控目標。市房地產(chǎn)管理局有關(guān)人士表示,考慮到房產(chǎn)市場變化的不確定因素,太原市新建住房同比價格指數(shù)上漲幅度不超過本市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從太原市“兩會”提出的預期GDP增幅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看,省城房價今年的最高漲幅將控制在10%-13%左右。 正如筆者此前所預料,進入3月下旬,全國各城市的房價控制目標開始陸續(xù)公布。但截至25日,仍舊只有34個城市下了決心,比例僅占全國600多個城市的6%左右,且多數(shù)為二三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則還在遲疑。從已公布城市的控制目標來看,和太原類似,大部分都表示
“不超過當?shù)谿DP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沒有一個城市承諾“房價會下跌”。 可以看出,各城市在出臺房價控制目標時大都給自己“留了余地”,我們理解這種謹慎。一方面,可以看出各城市對控制房價缺乏足夠的信心;另一方面,全年的物價走勢尚是變數(shù),房價可能會受到大形勢影響。同時,不容否認,一些城市難以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作為一項惠民新政,各城市公布的控制目標顯然離民意的期待還有距離。那些房價較高的城市,老百姓首先期望房價能夠下降;即使不下降,也不應該再漲;即使繼續(xù)上漲,漲幅也不能太高。已經(jīng)公布的城市普遍將房價漲幅鎖定在十個百分點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而去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漲幅也不過9.99%。正如輿論所廣泛擔心的,各地政府似乎已默許今年房價繼續(xù)上漲,只打算控制房價上漲幅度,而根本沒有想過促使房價下跌。這樣,民間對今年房價有所回落的預期或?qū)⒙淇,而這原本是民間對新“國八條”效果的殷殷期待。反過來,可以設想,如果市場接受了房價將繼續(xù)上漲的心理暗示,超前購房、投資性購房等需求將更加旺盛,預定房價控制目標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是制定房價控制目標的依據(jù)之一,但從各地看,這條依據(jù)似乎沒有得到明確彰顯。房地產(chǎn)調(diào)控這么大張旗鼓,從民生的角度看,就是因為房價超出普通人的購買力,如果最后還是買不起,難免影響到民意對調(diào)控新政的評價。 當然,我們揣測,各城市也是從避免年底被問責的策略出發(fā),房價控制目標的上限制定的可以高一點,但在實際操作中,完全可以加大調(diào)控力度,爭取年底交出一個漂亮的答卷。不要提前說了漂亮話,年底不能兌現(xiàn),反而被動。 基于這一心理分析,我們也相信,站在民生建設的高度,以中央行政問責之嚴厲,各城市今年肯定將掀起房地產(chǎn)調(diào)控的高潮,房價終將逐漸回歸合理的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