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中文字幕二区一中文字幕|高清无码免费观看视频|加勒比这里只有精品|亚洲第一精品久久忘忧草社区|一本之道热热无码|www.成人导航在线|波多野吉衣亚洲无码|激情黄色在线视频|日韩欧美成人在线二区

民工爭奪戰(zhàn):權利保障大比拼
2011-02-10   作者:李長安(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各地對農民工的“爭奪戰(zhàn)”,本質上還是反映了對廉價和低端勞動力的巨大需求。只有當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與農民工素質持續(xù)提高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時,才能在更高層次上對農民工的權益有更好、更全面的保護和提升。
  每年開春之后,各地都會遭遇不同程度的“民工荒”。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今年對勞動力的渴求,已經演變成東部和中西部地區(qū)對農民工的“爭奪戰(zhàn)”。各地區(qū)使出渾身解數,吸引農民工前來就業(yè)。我們期望的是,這種農民工的“爭奪戰(zhàn)”,能最終演變成勞動者權益保護力度的大比拼。
  隨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fā)”政策的力度加強,過去只發(fā)生在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的“民工荒”現象,如今已蔓延到中西部地區(qū)。不僅珠三角、長三角這些發(fā)達地區(qū)早在前七八年就已出現局部的“民工荒”現象,近兩年在中西部地區(qū)這些傳統的勞動力輸出地區(qū),“民工荒”現象也愈演愈烈。
  中西部地區(qū)鬧“民工荒”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背景,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梯度轉移的結果。近些年來,中西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速度一直要快于東部地區(qū),而隨著大量出口加工型企業(yè)由沿海向內地的轉移,中西部地區(qū)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增加。與此同時,我國的人口結構正面臨著“劉易斯拐點”的制約,新增勞動力人口逐年下降,人口紅利即將消失。在勞動力總量不變甚至下降的情況下,東中西部地區(qū)對勞動力的爭奪或許就不可避免。
  農民工從過去的剩余勞動力開始變成了“香餑餑”,將給農民工的權益提升提供難得的機遇。長期以來,農民工的工資低下,社會保障缺失等問題突出。但近幾年來,農民工的工資和社會保障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從國家統計局的歷年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農民工的工資在2000年前增速較緩,但2004年是個轉折點,此后每年以大約兩位數的勢頭增長,其中2008年增長19%,2009年則增長了16%。在社會保障方面,農民工也有了較大的改善,在養(yǎng)老、醫(yī)療等保險項目的覆蓋面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農民工的權益保護工作仍任重道遠。比如工資水平和城鎮(zhèn)職工相比仍差距不小,拖欠工資現象屢禁不止;農民工的工資提高主要依靠超時工作,大多數農民工平均每個月要工作26天,每周工作近60小時;在勞動合同簽約率上,有近六成農民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雖然參保比例有所提高,但參保水平仍處于極低的水平。
  從目前東部和中西部地區(qū)對農民工的爭奪大戰(zhàn)看,雙方在工資水平和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均開出了比過去更為優(yōu)厚的條件。比如雙方都對農民工承諾有相對較高的收入保障、有公租房、有子女入學等政策優(yōu)惠。東部地區(qū)側重宣傳經濟發(fā)達、發(fā)展空間大等優(yōu)勢;中西部則不僅強調工資和社會保障將努力與東部接軌,還大打離家近、更方便照顧老人孩子等親情牌。
  不管怎么說,對農民工而言,“短缺”就意味著“搶手”。但應該提醒的是,各地對農民工的“爭奪戰(zhàn)”,本質上還是反映了對廉價和低端勞動力的巨大需求。只有當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與農民工素質持續(xù)提高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時,才能在更高層次上對農民工的權益有更好、更全面的保護和提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吉林省“兩節(jié)”送溫暖關注外籍農民工 2010-12-22
· 中國社科院:80后漸成為流動農民工主體 2010-12-15
· 人社部:努力做到"兩節(jié)"期間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2010-12-13
· 應將“農民工失業(yè)”顯性化 2010-12-01
· 農民工將首次納入失業(yè)統計 2010-11-3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