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以銀行、券商為代表的金融板塊還在增量資金入市的推動下繼續(xù)高歌猛進,但對于滬深兩市股指而言,在面對新一輪IPO沖擊波以及周五期指交割的壓力之下,以往的“有錢、任性”式的行情短期或?qū)⒏嬉欢温淞恕?BR> 從12月17日市場整體的走勢來看,盡管滬深兩市股指仍在頑強震蕩走高,但盤中震幅開始明顯加大,漲幅也開始有所收窄,上證指數(shù)最后報收3061.02點,上漲1.31%;深成指報收10786.72點,上漲1.11%。從兩市的成交情況來看,市場資金明顯集中關注券商、銀行等熱門個股。以滬市為例,全天成交超過百億元的個股就有8只,全部為金融板塊個股,合計成交達到1484億元之多,占全天成交之比達到25.57%。 兩市全天資金合計凈流出則猛增至403億元,僅銀行板塊有約6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其余板塊全線凈流出,其中凈流出券商板塊的資金就達到了約109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稱,盡管周三股指在券商、銀行板塊輪番接力的帶動下繼續(xù)上漲,但盤中寬幅震蕩的走勢和周一周二幾乎單邊上揚的走勢明顯不同,金融板塊的市場人氣雖然仍保持高位,但龍頭品種上漲的難度開始明顯加大,中信證券盤中的大幅回落就是一個例子。由于周四開始又將迎來一輪新股IPO申購,再加上周五是期指交割日,結合年底結賬因素,市場資金面短期收緊將較為確定,強勢行情將很難再現(xiàn),市場資金只能是集中火力攻擊一些主流板塊,很難再全面開花了,這也意味著選股的重要性將大大增加。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喬永遠等亦稱,本輪A股行情由無風險利率持續(xù)下行推動增量資金入市而形成,低估值、籌碼分散的板塊成為增量資金首選。在這些“絕對便宜”的板塊被逐步消滅后,市場對于經(jīng)濟增長風險的關注度將逐步提升。當前階段,無風險利率下行,增量資金入市的過程并未結束,但對監(jiān)管政策的微妙變化和宏觀政策的觀望期應該成為未來市場關注重點。復盤歷史上的牛市可發(fā)現(xiàn),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然而在當前行情下,如何建成羅馬,則需要關注無風險利率下行和增量資金入市的進度,宏觀經(jīng)濟下行速度與政策對沖力度博弈,以及油價等海外因素的進一步格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