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滬指摸高2248點,就在人們憧憬其突破2250點的時候,大盤卻出現(xiàn)了下跌,沒幾天最低就下探到了2194點。此后雖然有所反彈,可人們對后市的預期開始趨于謹慎。特別是新近公布的幾組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并不太理想,更加劇了投資者對行情擔憂。市場上認為9月份股市將下跌的聲音不少,有人甚至直言大盤將暴跌100點。
實際情況卻是進入9月份以來,股市已連續(xù)兩天上漲,特別是本周二,兩市合計成交金額達到了3677億元,重返今年以來的成交高位區(qū)。滬指十分輕松地漲到了2267點,創(chuàng)出了又一個反彈新高。在市場幾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股指的這種上行,被稱為“靜悄悄的突破”。有一種觀點認為,周二的上漲與新股申購資金釋放有關。在以前的幾輪新股發(fā)行時,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不過,只有行情上漲才能夠吸引這些資金,否則,這些更加熱衷于無風險收益的資金,是不可能進入二級市場的。周二的上漲,延續(xù)了上周五及本周一的行情。那么,為什么大盤在上月末大盤明顯下跌以后,此時又會重拾升勢了呢?
從基本面上看,的確沒有太多依據(jù),大家普遍認為七八月份的經(jīng)濟數(shù)據(jù)不理想。但是,此時市場也在演繹利率向下運行的故事。盡管在這次新股申購期內,兩天期的回購利率成交飆升到不可思議的年化97%的水平,但這不過是一個插曲而已。實際上進入三季度以來,市場利率是下行的。特別是在七八月份,廣義貨幣增速明顯放緩,新增信貸也出現(xiàn)下降。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會因為供求失衡而利率上漲,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其中有效需求不足以及資金配置的合理性提升,可能都在不同層面上發(fā)揮了作用。當然,這里央行的作用也不可忽視,近一個多月來,央行已經(jīng)兩次實施了“定向降息”,并且明確了進一步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的意圖。這些的確在很大程度上令投資者產生利率會逐漸走低的預期。人們都清楚,在高利率的背景下,投資股市需要其能夠提供很高的風險補償,否則資金一定會去選擇固定收益類產品。這幾年境內外股市走勢迴異,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各自的利率環(huán)境不同。而當這種局面有望得到哪怕僅僅是很初步的改變時,股市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就會增強。顯然,把時下股市的上漲放在利率有望下行的大背景來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具體來說,就是新股發(fā)行的暫告段落,令股市資金面緊張的狀況得到緩解,場內場外的資金就開始考慮買入股票。
當然,現(xiàn)在的利率下行僅僅是初步的,而且也沒有到位,其影響還有待觀察。但不管怎么說,其客觀上已經(jīng)成為這次股市靜悄悄向上突破的主要動力。只是,如果只有利率下行的因素,大盤的向上空間也是有限的,難有很大的操作余地。因此,在站上2250點以后,股市的進一步上行,還要依靠諸如改革等各類題材的支持。如果相關題材強度有限,不排除股市出現(xiàn)沖高回落的可能。只是,有央行引導利率下行的意圖,對于市場來說就是政策面上的很大改善,因此行情向上走成為主流趨勢,并且有條件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