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行情來看,天氣炒作始終對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形成著較大的影響。目前正值夏季,是北半球秋季作物大豆、玉米、棉花、白糖等的主要生長季,當前農產品期貨市場是對天氣變化比較敏感的階段。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天氣對農產品期貨價格的影響仍然較大,只不過反應在不同品種上有不同的結果。
價格波動一向比較平穩(wěn)的玉米價格近期出現了快速上漲行情,河南、湖北、陜西等地相繼遭遇嚴重的干旱天氣,使得市場對今年國內秋糧將出現減產的預期增強,玉米期貨價格因此而大幅上漲。從玉米市場的總體情況來看,干旱的題材只是引發(fā)玉米沖高的導火線,今年玉米市場結構的改變才是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玉米下游加工企業(yè)庫存較低,臨儲賣拍起拍價較高,優(yōu)質玉米供應緊張局面加劇等因素,造成全國玉米現貨價格上漲,從而帶動期價走高。據全國糧油市場最新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截止7月底玉米產區(qū)磅秤平均收購價格達到2437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113元/噸,漲幅達到4.8%。
而通常對天氣炒作最為敏感的大豆,今年的情況卻和往年有著較大的差別,美豆期貨對天氣的炒作顯得不是那么有底氣。統(tǒng)計數據表明,CBOT大豆期貨價格每年的高點基本都出現在6-9月份,6-9月份正是美大豆的生長期,天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產量,這一階段天氣對美豆的影響很大,稍有不良預期即可能造成美豆大幅上漲。2012年的那一波干旱炒作行情,雖然最終證明產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美豆期價還是從5月份的1300美分/蒲式耳漲到了1740的高點,漲幅達到34%。不過今年由于美國大豆主產區(qū)潮濕天氣的影響,美豆期貨今年的“天氣市”并未如期而至,期價反而持續(xù)走低,還是多少令市場有些意外的。
今年我國臺風多發(fā)生在低緯度區(qū)域,經過海南、廣東交界處入境廣西。一般情況下,臺風帶來充足降水,利于甘蔗生長,不過若造成甘蔗倒伏,就會存在減產的危險。廣西基本上每年都會遇到臺風造成甘蔗倒伏的情況,臺風是影響甘蔗產量的最主要的災害性天氣。今年7月中下旬臺風橫掃廣西崇左等甘蔗主產區(qū),造成甘蔗倒伏,市場預計可能造成當地甘蔗減產約100萬噸,約合12.5萬噸白糖。但是由于國內糖庫存較大的現狀,今年臺風所造成的利多影響基本被市場忽略?傮w來看,天氣對農產品期貨價格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利多利空均存在變數,是相對比較難以把握的因素,其影響也是多元化的,要具體行情具體分析。從更深層來考慮,天氣最終對市場供給將造成多大的影響才是關鍵。期貨市場一貫有工業(yè)品看消費,農產品看供給的價格預測模式,天氣因素的影響即可以是短期的,更可能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