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政府停擺第3周,美國仍未找到有效的方式結束停罷。而坐落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大西洋廣場地產項目,卻悄然換了“主人”。日前綠地收購了紐約布魯克林大西洋廣場項目70%股權,總投資預計超過50億美元,刷新了中國房企在美國投資的記錄。
而積極部署海外市場的并不止綠地一家。日前,來自中國海外投資聯(lián)合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內地開發(fā)商在海外的房地產項目(含已確定投資計劃的項目),總規(guī)模超過100億美元。
“力量崛起”的背后
100億美元的投資,來自萬科、碧桂園、中國建筑、中國鐵建、綠地、萬通、中坤等知名房企。今年年初,萬科與美國鐵獅門簽署合作協(xié)議將合作開發(fā)美國舊金山富升街201地塊。
萬達繼去年斥巨資收購美國AMC后,接連建立投資俄羅斯北高加索度假項目及與印度信實集團合作開發(fā)項目的意向。而碧桂園,則選擇了馬來西亞作為海外擴張的第一站。
“這一輪中國房企海外投資潮雖然只是嘗試性投資,但也說明國內資本力量的崛起已不可小覷,已成為國際資本投資的新勢力!碧m德機構總裁宋延慶表示。
或許,“力量崛起”的象征絕不單是投資額度。今年8月碧桂園馬來西亞項目金海灣開盤,開盤一個月銷售便超過6000套,銷售額達91億元,而這超過了新山全市一年的銷售額。此外,綠地韓國項目年內銷售額有望超過15億元。
談及房企“出!钡脑,地產大佬口徑似乎都一致。針對綠地的海外擴張,綠地董事長張玉良曾公開表示,“國際化”是每一個大企業(yè)的最終歸宿。而萬科出海時,王石在微博上回應:“21世紀優(yōu)秀的企業(yè)一定是全球視野,國際化!
但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更重要的是,國內房地產投資的日趨艱難與海外投資成本的‘落差’!睓C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65家上市房企合計凈利潤率為12.1%,同比下降1.1%。自2009年后房企凈利潤率持續(xù)回落。
美橋投資集團執(zhí)行總裁陳曉鷗表示,中國房業(yè)“走出去”是一個方興未艾的趨勢,“中國的市場現(xiàn)在處于競爭白熱化狀態(tài),地價高漲,限購等政策施壓,種種條件來講中國房地產市場并不順風順水!
得益于金海灣項目的超高銷售額,碧桂園業(yè)績大增。日前業(yè)內盛傳莫斌給內部員工發(fā)的訊息透露,碧桂園今年的認購金額已達千億元。若屬實,則意味著其或已經超越恒大、保利、中海等躋身內房銷售首三位,或僅次于萬科和綠地。
仍需把控風險
上述人士還告訴記者,拓展海外市場還能提高房企資金使用率。目前龍頭房企均擁有海外融資平臺,“跟用于國內項目相比,將海外募集的資金直接用于海外項目使用效率將明顯高于國內項目!
而就在今年8月,綠地收購了盛高置地60%股份,成功登陸香港市場。
不過,從近期房企海外投資項目來看,依然是以國內客戶為主。據(jù)記者了解,碧桂園金海灣在國內多個城市設置長期外展點,并曾經掏錢補貼、組織了很多次的往返飛行。綠地此前在濟州島的項目,60%賣給了國內客戶。
龐大的國內客戶群,與中國房價的“高企”不無關系。2013年9月,中國的房價仍在加速上漲,這一趨勢已經持續(xù)了整整16個月。連續(xù)上漲的結果是,與2012年9月份相比,某指數(shù)研究院追蹤的100個城市中,共有90個城市房價上漲,其中8個城市的漲幅超過了20%。
就在北京農展館地塊拍出7.3萬的樓面價后,某投行高管自己算了一筆賬:“預計售價15萬以上,有這筆錢我干嘛不移民,而要繼續(xù)在北京呼吸PM2.5?”
毋庸置疑,房企“出!遍L遠來看還得依靠本地市場。當然,他們也已意識到了這點:目前碧桂園金海灣的客戶群中,已有部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而張玉良透露,布魯克林大西洋廣場地產將試圖“俘獲”曼哈頓白領群。
房企“出!惫倘荒懿┑酶鄼C會,但是,“如果沒有充裕資金和開發(fā)模式、沒有更好地了解當?shù)胤康禺a市場、沒有熟悉當?shù)氐恼苇h(huán)境等,則有可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蓖邫C構總監(jiān)張宏偉指出。
中坤地產董事長黃怒波對此應感慨頗深。此前,黃怒波計劃租賃40年土地繼續(xù)在冰島投資旅游地產被拒。
張宏偉還舉例解析稱,中國房企基本為香港模式,各個環(huán)節(jié)只靠自己;而國(境)外大量使用金融機構,分幾個層面來融資,中國開發(fā)商可能不適應。
BOMA國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HenryH?Chanberlain則認為,從戰(zhàn)略角度來看,亞太地區(qū)相比歐美的投資機會相對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