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刷卡消費,突然接到銀行發(fā)來的短信稱消費了6萬元,報警后方知自己的銀行卡被人“克隆”了。安全性正在成為磁條卡發(fā)展無法繞過的巨大障礙。
在監(jiān)管部門的主導下,一場銀行卡換芯運動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著。央行要求,商業(yè)銀行要在2015年全面發(fā)行功能強大,安全性、加密程度更高的IC芯片卡來全面替代目前通行的磁條卡。來自銀行方面的信息是,隨著時間的臨近,銀行正在加速運作IC芯片卡的推廣。
不安全的“芯”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電腦上輸入“如何克隆銀行卡”等字眼,網頁上立即跳出相關詞條,上面公然寫著:“9800元,專業(yè)銀行卡復制器,目前仍然可以成功破解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交通銀行……各行銀行卡。”
通過該網站購買采集器、讀卡器,對方還會提供教授視頻,一個普通人可以很快掌握復制技術。如果用自己的卡進行克隆,一張卡片克隆出來只要幾秒鐘。
“在目前的全球信用卡市場上,磁條卡還是主角。”業(yè)內人士表示,而在銀行卡的使用過程中,磁條信息非常容易被竊取,一些犯罪分子經常會使用一些“白卡”來克隆銀行卡——即將磁條信息寫入“沒有卡號、磁條信息、發(fā)卡日期”等的空白卡,然后一張克隆卡就完成了。
“白卡的售價在8元至10元之間,磁條信息最便宜的只要30美元左右!睒I(yè)內人士指出,境外存在著不少出售磁條信息的非法網站,他們根據各個國家的信用額度高低來收取不同的費用。
“克隆”銀行卡讓金融消費的風險大增,銀行方面確實也存在很多的無奈。受到自身局限,磁條介質存儲量和加密技術都無法有所突破,金融案件風險正在呈現(xiàn)放大趨勢。“正是基于磁條卡安全性上的種種弊端,銀行正在研究推廣反仿制偽冒功能更強大的IC卡!蹦炽y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投入巨大
2011年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銀行卡芯片遷移工作,“十二五”期間將全面推進金融IC卡應用,以促進中國銀行卡的產業(yè)升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央行人士表示,央行早已經定下銀行卡換芯的時間表。2011年6月底前,工、農、中、建、交和招商、郵儲銀行應開始發(fā)行金融IC卡;2013年1月1日起,全國性商業(yè)銀行均應開始發(fā)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重點合作行業(yè)領域,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
但是據銀行內部人士透露,銀行方面一直是“磨磨唧唧”,“磁條卡的安全性方面的隱患銀行心知肚明,但是“換芯”所需要投入的大量費用也是銀行方面必須考慮的”。
中行人士表示,“我們現(xiàn)在只在部分私人銀行的高端卡上實現(xiàn)了磁條卡向IC卡的轉換。比如,目前中行的全球通白金IC卡已經在推廣使用IC信用卡,全國這類客戶大約在40萬人。”
銀行人士指出,現(xiàn)在仍舊是磁條卡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推廣IC芯片卡銀行需要承擔昂貴的換代費用,一個區(qū)域的預算大約有6000萬-7000萬元,主要包括線路改造、平臺搭建、機器換代。
“尤其是目前的ATM機主要是以磁條卡為介質讀取信息,如果換成芯片卡的話,很多ATM機器需要升級改造甚至全面更換!
據業(yè)內人士初步估算,全面換芯,銀行需要額外支付的成本可能要超過千億元。“所以,即使看到了磁條卡信息存儲量小、磁條易讀出和偽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盜取磁條上的資料等缺點,但是很多銀行仍舊是遲遲不愿意推廣IC芯片卡!
大行率先動手
某大型銀行人士表示,磁條卡讓位于安全性、承載信息量更大的金融IC卡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隨著央行規(guī)定日期的臨近,很多銀行已經開始在換芯方面加速推進。
據某大型國有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指出,現(xiàn)在全國范圍能提供金融IC卡的廠家大約在12家左右,我們現(xiàn)在通過招標選擇4-5家進行合作生產符合央行PBOC2.0要求的金融IC卡!澳壳耙(guī)模和研發(fā)能力較強的廠家主要是珠海金邦達、恒寶、東信和平、黃石捷德、中鈔信用卡公司等。”
業(yè)內人士表示,中行和建行在推廣IC卡方面動作較快,目前總行已經完成IC卡提供商的招標和遴選工作。農行也已經開始啟動招投標程序。而工行還未開始。至于其他中小銀行尚在籌備之中。
上述人士指出,隨著央行規(guī)定日期的臨近,很多銀行都開始將銀行卡“換芯”作為重要戰(zhàn)略加以重視。現(xiàn)在很多銀行發(fā)行的新卡都將IC芯片和磁條捆綁在一起。
有分析人士表示,金融IC卡遷移將直接創(chuàng)造一個300億元的市場。目前我國存量銀行磁條卡在22億張以上,每張金融IC卡提供給銀行的單價在15元?紤]到芯片價格會隨著規(guī)模增長有所降低,以及銀行卡應用的自然增長,起碼總值在300億元以上,芯片廠商和卡商均會大幅受益。與此同時,消費者將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安全和便利。
銀行人士指出,金融IC卡廣泛推廣后,持卡人可直接在社保、醫(yī)療、交通、文化、休閑等領域使用,享受事務處理與繳費一站式服務,實現(xiàn)生活與消費“一卡通行”。
該人士透露,央行和人保部達成共識,確立“芯片級”的合作戰(zhàn)略,在社會保障卡上增加金融IC卡應用。簡而言之,就是發(fā)行具有支付功能的社?。
此外,未來的金融IC卡會將交通、社保、居民消費集于一卡,將銀行卡信息、住建部信息、社保卡信息融合在一張金融IC卡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