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交通銀行南京仙林支行營業(yè)大廳,總有一對50多歲的夫婦取號、靜候排隊并存款1元,然后再取號排隊,目的就是舉起手中的牌子,尋找曾經購買“長江可轉債”的儲戶作證。
黃強夫婦告訴記者,去年3月份他們在交行南京仙林支行購買的一款收益“大于等于6%”的理財產品現在已經虧損超過3%。而在購買時,客戶經理對6%的收益信心滿滿。
鳳凰變麻雀?
黃強稱,去年二三月份,交行南京仙林支行大廳的小黑板推介了一款“長江可轉債年息大于等于6%”的理財產品,當時該支行理財經理韓碩稱,如果投入百萬,這款產品最少一年能賺6萬。
“我們當時反復強調想買保底盈利理財產品,因為購買產品的106萬資金是我們本打算在南京給兒子買房的錢,安全最重要!秉S強表示,韓碩的上述承諾讓他們打消顧慮,購買了該款產品。
1個月后,黃強發(fā)現所購理財產品并非“保本盈利”,已經出現部分虧損。對此,韓碩向黃強匯款530元,并堅稱,“只要存滿一年就肯定有6萬元賺”。
黃強則要求韓碩在該理財產品略有盈余時,即刻給予通知并贖回。但直到去年12月份,老夫婦都沒有收到通知。此明,黃強卻發(fā)現韓碩已調離仙林支行。
記者電話采訪韓碩時,他表示,“目前我個人不方便接受采訪,有南京中心支行統(tǒng)一回答!
交通銀行江蘇分行辦公室人士則對記者表示,第一,黃強在了解和購買產品之間有半個月時間,已經充分了解產品風險并簽署了相關文件;第二,黃強通過了央行的風險承受測試;第三,6%是預期收益,這是客戶普遍明了的事情,并不存在違規(guī)推介。
對于530元匯款,交通銀行回應稱,這是韓碩退還的手續(xù)費。因為黃強在購買產品后,稱自己沒有被告知要收取手續(xù)費,而實際上,客戶經理已經充分揭示了手續(xù)費問題,并且在合同中也有條款說明。最后韓碩迫于黃強的糾纏,怕影響不好,退還了這部分業(yè)務款。
推介理財產品亂象
據記者了解,黃強投資的產品為“長江超越理財可轉債(890011)”,成立規(guī)模為18.10億份,無固定存續(xù)期,最低參與金額
5萬元。截至2012年2月6日,該產品凈值0.965元。
根據產品成立說明書,該集合計劃投資類型為限定型、債券型,投資范圍為證監(jiān)會允許集合計劃投資的金融產品,包括權益類金融產品、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該產品從2011年2月14日起向長江證券和交通銀行各指定營業(yè)網點的客戶推廣,客戶經理在成功推介產品后可獲得手續(xù)費提成!币晃还煞菪欣碡斀浝韺τ浾弑硎,“作為限定性債券類的券商理財風險相對較小,但絕非保本盈利產品,理財經理為了推介出更多產品,往往抱著僥幸心理,忽略風險提示的現象較為普遍。”
據了解,2011年券商集合理財繼續(xù)快速發(fā)展,截至當年末,共有109只產品推廣發(fā)行,112只產品成立。但受市場下跌拖累,集合理財產品凈值普遍縮水。126只成立滿一年的非限定性集合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9.83%;27只債券型限定性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8%。
“有時,券商在與銀行合作時,對于債券類投資理財集合產品的風險,往往也揭示的不夠,使得銀行客戶經理對其有一種穩(wěn)健、穩(wěn)贏的印象!鄙鲜隼碡斀浝矸Q,去年9月,某城商行與券商合作發(fā)行了一款債券類集合理財產品,后因第三季度債市慘淡,產品虧損,影響了銀行與客戶的關系,該城商行一度對券商發(fā)難。
“近期,光大銀行太原濱河支行發(fā)放一款高端理財產品,推介稱500萬元年預期收益53%,可看做是這種混亂推介現狀的一個極端!鄙鲜隼碡斀浝矸Q。
據悉,該款高端理財產品是中信信托發(fā)行的礦產類PE產品,產品募集所得資金主要投資于煤炭企業(yè)的原始股,并支持其上市。而以或有上市所能得到的高額收益來推介產品,一度引起市場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