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中文字幕二区一中文字幕|高清无码免费观看视频|加勒比这里只有精品|亚洲第一精品久久忘忧草社区|一本之道热热无码|www.成人导航在线|波多野吉衣亚洲无码|激情黄色在线视频|日韩欧美成人在线二区

銀行理財四問題突出:外資銀行不透明
2011-06-27   作者:  來源:投資者報
 
【字號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已經龐大得讓人咋舌,甚至連基金都發(fā)出“你占了我的生存空間”之哀嚎。銀監(jiān)會在對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方面,僅2009年有過一次“蜻蜓點水”式的要求,但并沒有要求銀行嚴格執(zhí)行,很多銀行依然我行我素。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已經龐大得讓人咋舌,甚至連基金都發(fā)出“你占了我的生存空間”之哀嚎。
  但是,就在銀行理財產品瘋狂“攻城略地”之際,時有不和諧聲音傳出,產品零負收益、未達預期收益、富翁被理成“負翁”等報道不斷見諸報端。每每此時,銀行通常會委屈地說:“我們的產品就是如此設計的,是客戶自身沒有理解內在風險!
  然而,這怪不得客戶。銀行要么不公開信息、要么僅公開部分次要信息,即便有公開信息的,很多產品說明書有如“天書”,晦澀難懂,別說普通客戶,連專家都連呼“難懂”!拔叶伎床欢切┧^結構化產品的說明書!敝袊碡攨f(xié)會會長劉彥斌不止一次這樣和《投資者報》記者說。
  銀監(jiān)會在對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方面,僅2009年有過一次“蜻蜓點水”式的要求,但并沒有要求銀行嚴格執(zhí)行,很多銀行依然我行我素。
  面對日益龐大的銀行理財市場,監(jiān)管層該出手管管了。

  外資行最不透明

  就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而言,外資行較中資行風險更大,近兩年的理財糾紛也更多的出現(xiàn)在外資行。
  外資行在進入中國市場初期,戴著“知名投行”、“服務高端”的神秘光環(huán)。但一場金融危機不僅掀翻了華爾街的知名投行,入華的外資行也因代客理財KODA產品在浩劫中慘敗,逐漸掀開了神秘面紗,外資行理財成了投訴“重災區(qū)”。
  影響比較大的案例當屬荷蘭銀行(中國),其中關于“涉嫌虛假營銷和投資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糾紛,讓該行的品牌聲譽大受影響,市場形象下跌。
  而最近比較知名的案例則是知名人士、雜志出版人洪晃在其微博控訴德意志私人銀行投資理財“快被他們理成無產階級了”的事情,目前為止,德銀中國尚未做出回答,但毫無疑問,此事加大了投資者對德銀中國理財能力的質疑。
  據(jù)普益財富發(fā)布的“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0年度)顯示,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規(guī)范性排名前10位的銀行均是中資行。外資行不僅排名靠后,且很多銀行披露程度還有所下降。

    四大問題突出

  當下,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方面尚存在多方面問題。
  首先,部分銀行不披露或選擇性披露信息。很多城商行、農商行以及外資行很少披露理財產品信息,在發(fā)行時,通常會在網站上掛一條簡要銷售信息,至于過往產品業(yè)績表現(xiàn)如何,幾乎看不到。外資行有時會選擇性地發(fā)布到期產品信息,即當產品到期收益表現(xiàn)好時,選擇發(fā)布,若不好,就不會發(fā)布。
  其次,產品信息不全。即便公布信息,信息要素缺失,這是所有銀行都存在的問題。其中投資方向不明是最大詬病,僅描述一個范圍,如貨幣市場或者信貸資產。而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是投資于多種投資品或市場,如果公布投資占比,就方便投資者看出這款產品的風險等級,但這種占比的公布情況幾乎沒有。
  第三,產品信息更新不及時。銀行在公布理財產品信息時,隨意性很大,信息披露沒有規(guī)律,具體表現(xiàn)為披露內容詳細度變化大、很久才更新一次產品信息。
  最后,理財產品信息難找、難懂。有些網站設計比較復雜,首頁沒有提示,投資者只有多次點擊尋找才能找到;找到后,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說明書看不懂,產品設計如“哥德巴赫猜想”般難懂,專業(yè)術語成群,責任條款成堆。

    應向基金標準看齊

  事實上,信息透明度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監(jiān)管層沒有明確、嚴格的監(jiān)管要求。
  銀監(jiān)會關于銀行理財業(yè)務信息披露有相對明確規(guī)定的法規(guī)文件是,2009年4月中國銀監(jiān)會向各商業(yè)銀行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報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就針對銀行理財市場在信息披露方面普遍存在問題,提出“商業(yè)銀行應在理財計劃銷售文件和宣傳資料中提供全面、完整的理財計劃相關信息,進行充分的銷售前信息披露”的要求。
  但是如何是全面、完整、充分,并沒有明確的解釋,這樣的要求僅如“蜻蜓點水”。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殷劍峰認為,投資者有權清楚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一旦出現(xiàn)意外,投資者也應和基民一樣享有提前贖回的權利。但是,我國在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方面缺乏明確政策規(guī)定,使得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難以獲得這樣的權利。
  長遠來看,透明化、正規(guī)化、系統(tǒng)化應該是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的發(fā)展方向,并比對基金和證券投資的信息披露方式。
  日前,銀行業(yè)協(xié)會第一副秘書長周永發(fā)透露,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模板化已經在進行當中。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基金“哀鴻遍野” 銀行理財“偷著樂” 2011-06-24
· 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未必樂觀 2011-06-24
· 跑贏CPI 銀行理財產品開打價格戰(zhàn) 2011-06-23
· 銀行理財建議關注20天-30天產品 2011-06-22
· 銀行理財產品已超去年全年規(guī)模 2011-06-2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xiàn),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著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yè)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