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推進預算公開透明再次邁出重要步伐。3月25日,財政部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了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2010年中央財政預算數據。財政部新聞發(fā)言人戴柏華表示,與去年相比,公開的范圍更廣,內容更全,科目更細,預算透明度進一步增強。他同時透露,今后將大力推進重大民生支出公開。 去年財政部首次將經全國人大批準的中央財政收入預算表、中央財政支出預算表、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表、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表等四張中央財政預算表格和預算報告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今年,財政部除公布上述4張表格外,還將報送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中央財政國債余額情況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中央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中央對地方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預算表、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表、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2010年中央財政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金收支表等8張表格向社會公開。 “在編制2010年預算時,我們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對部分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進行了調整、拆分和重新命名。在此基礎上,今年向社會公開的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表和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表,基本上做到了按款級科目進行細化!贝靼厝A說。 據介紹,2010年中央本級支出預算進一步細化為23類123款科目,比2009年增加了82款內容,財政收支賬目更細,預算透明度進一步增強。 “我國的政府預算正經歷著從‘政府的錢’到‘納稅人委托政府管理的錢’的轉變,而公開財政信息就是向納稅人說明錢用到了哪里。近年各地各級政府部門的預算公開力度都在不斷加大,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和潮流!鄙虾X斀洿髮W教授馬國賢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對地方和中央部門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財政部印發(fā)了《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戴柏華表示,《指導意見》中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大力推進重大民生支出公開,對預算安排的“三農”、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就業(yè)、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的重大財政專項支出的管理辦法、分配因素等,要積極主動公開。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副教授馬蔡琛說:“從更富有建設性的角度,相比政府某個級別上的部門預算公開,公立醫(yī)院、高校等單位的預算公開顯得更為迫切。”他認為,這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加密切,而且公開這些單位的預算牽涉面也相對較小,技術層面也更容易操作,只是遇到的阻力可能會很大。 由于預算信息公開涉及到諸多方面,馬國賢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建議實行“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建議公開當年本級預算信息,其余財政信息做到逐步公開。第二步,在主動公開內容上,建議公開到預算“款”級科目,這就是說,款以下的,屬于項和目級科目的數據,屬于申請公開的信息范圍。第三步,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整理歷史資料,將適宜公開的資料分離出來;還有便是修改資金分配、管理制度,如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等制度,將轉移支付納入年初預算,以適應信息公開范圍由預算擴大到決算的需要。 對此,馬國賢表示,解讀政府和財政信息也就是建立一種信息引導的機制,目的是使人民正確理解預算數字背后的經濟和政策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