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2-06 本報記者:丁文杰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日前簽署相關協(xié)議,將投資一億歐元在全球制造業(yè)最發(fā)達的德國建立自己的研發(fā)制造基地。在世界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一投資備受關注。據(jù)國家權威部門的信息顯示,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在歐洲最大的一筆實業(yè)投資項目。 “德國在裝備制造業(yè)方面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的‘超級大國’�!比患瘓F副總裁何真臨說,而三一集團在世界制造業(yè)的“魁首”投資,主要瞄準的是在當前歐洲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利用當?shù)厥澜缫涣鞯闹圃鞓I(yè)人才、技術、管理和銷售渠道等資源。 何真臨還說,由于公司產品汽車底盤、油泵、發(fā)動機等主要零部件主要從歐洲采購,公司在歐洲建立制造基地并在當?shù)劁N售,可以節(jié)省高昂的往返運輸費。 據(jù)介紹,三一此次在德國科隆市建設的歐洲研發(fā)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將覆蓋整個歐洲市場。項目計劃投資一億歐元,投產后年產工程機械產品3000臺,預計實現(xiàn)年銷售收入3.5億歐元,利潤總額4802萬歐元,投資利潤率為27.75%,投資回收期6.93年。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混凝土輸送泵95%是國外產品,國外生產商在中國獲得的是暴利。當時國外只有18萬元成本的設備,在國內最高能賣到180萬元。 但隨著國內工程機械制造產業(yè)崛起,如今,除了傳統(tǒng)徐工、廈工外,還涌現(xiàn)出三一重工、中聯(lián)重科、山河智能等新興工程機械企業(yè),目前國內95%的市場份額已被國產設備奪回,一些設備還開始大量出口,一些有實力的企業(yè)通過海外建基地、并購等多種方式,開始走向國際化。 值得一提的是,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wěn)根1月29日在德國與德國北威州州長魯特格斯代表雙方簽字的時候,正在此間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見證了這一簽字儀式。這一項目因此更是受到海內外輿論的強烈關注,各種評論見諸報端。 2006年底,三一集團在印度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工程機械生產基地。2007年9月,三一重工又與美國某州政府簽署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工程機械制造基地的投資備忘錄。何真臨說,目前從各方面反饋來的信息,今年元月份三一集團在各個領域的銷售業(yè)績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樁機領域甚至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說明國家拉動內需政策效應開始顯現(xiàn)。 就在前不久,三一集團表示,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09年董事長梁穩(wěn)根只領一元年薪,董事和高管降薪,而對普通職工的年終獎也進行調低,等將來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時給予10倍補償。對于到底有沒有資金實力來投資海外的提問,何真臨回答說,2007年三一盈利40多億元,2008年,三一實現(xiàn)銷售209億元,盈利20多億元,目前企業(yè)尚有銀行上百億元的授信額度沒有使用,因此對于投資一億歐元來說,不會構成資金壓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