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5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工作人員在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高層會議的開幕式上站在大屏幕前。當天,氣候變化大會開始進入更加關鍵的高層會議。爭取在本周的會期內就應對氣候變化達成協(xié)議。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
失業(yè)率上升與通貨膨脹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初級產品價格波動
金融風險
全球經濟失衡
經濟政策風險 聯(lián)合國經濟及社會事務部12月2日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發(fā)布了《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中的第一章“全球經濟展望部分”(其余部分將于2010年1月發(fā)布)。主持編寫這一報告的聯(lián)合國全球經濟監(jiān)測部主任洪平凡當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世界經濟盡管正在逐步走出危機,但2010年要實現(xiàn)持續(xù)復蘇面臨諸多困難。 洪平凡表示,從國家層面看,2010年世界經濟持續(xù)復蘇面臨的主要困難包括各國信貸規(guī)模仍然呈下降趨勢,或只是微弱增長(只有中國信貸規(guī)模大幅度增長)。大多數金融機構需要繼續(xù)處理不良資產。很多國家內需薄弱,來自政策支持和庫存減少的動力將相繼減弱。此外,主要發(fā)達國家的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大幅度上升,由此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包袱日益加大。 在談到世界經濟復蘇面臨的挑戰(zhàn)時,洪平凡從失業(yè)率上升、通貨膨脹、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初級產品價格波動、金融風險、全球經濟失衡、經濟政策風險等幾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 就業(yè)與通貨膨脹風險
洪平凡說,金融危機和全球衰退造成失業(yè)大幅度上升。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美國的失業(yè)率已超過10%,為26年來的最高水平,而發(fā)展中國家的失業(yè)則主要反映在與出口有關的行業(yè)。在不少國家,年輕人,包括應屆畢業(yè)生,就業(yè)十分困難。2010年,由于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還不能恢復到“潛力增長”的水平,失業(yè)率仍將維持在高位。 對于通貨膨脹,洪平凡認為,大多數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在2009年明顯下降。主要發(fā)達國家和一些亞洲新興經濟體則經歷了輕度的通貨緊縮。展望2010年,盡管各國擴張性的貨政策和急劇膨脹的財政赤字增加了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但在全球失業(yè)率高企、勞動力收入低迷、產能過剩的大趨勢下,通貨膨脹的風險仍然有限。
二、 貿易保護主義風險
洪平凡認為,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仍然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由于主要發(fā)達國家進口需求大幅度下降,以及貿易融資的限制,國際貿易流量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以30%至50%的速度減少。雖然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有所反彈,但2009年全年的貿易流量仍比2008年減少10%以上。預計2010年世界貿易將增長5%左右,但低于危機前的平均增長。
洪平凡表示,雖然目前為止各國采取的一些貿易保護措施大多沒有超過世界貿易組織協(xié)議所允許的范圍,但應該引起重視。特別是隨著失業(yè)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在一些國家內部,要求加大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仍然會上升。
三、 初級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金融危機導致石油價格和其他初級產品經歷了可觀的反彈,目前已恢復到2008年中最高價位的50%-60%左右。而近幾個月來初級產品的價格反彈與同期美元的貶值有著密切關系。 洪平凡認為,從供求關系來看,石油價格在每桶70美元左右比較能平衡石油出口國與消費國的利益。展望2010年,僅從供求關系來看,初級產品價格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有限,但包括美元走勢在內的金融因素仍將會造成這些價格的大幅波動。
四、 金融風險
洪平凡說,流入新興經濟體的外國資本(凈額)在過去兩年已大幅減少。2009年流入新興經濟體的外國資本僅為金融危機前2007年的25%。他預計,2010年流入新興經濟體的外國資本將會繼續(xù)上升,但新興經濟體仍然面臨著不少金融風險。最近發(fā)生的迪拜債務危機就是這種風險的體現(xiàn)。
他說,美元自2002年以來對其他主要貨幣一直呈貶值趨勢。展望2010年,從美國經濟與其他主要經濟的相對基本面來看,在經濟增長、通貨膨脹、財政赤字等方面,美國經濟都不亞于歐洲和日本,即美元不應再對歐元、日元貶值,但在利率水平和對外赤字方面,美元還有一定貶值壓力。
五、 全球經濟失衡風險
洪平凡認為,全球失衡,即各大經濟體之間經常賬戶的不平衡,與金融危機有著密切關聯(lián)。隨著世界經濟開始復蘇,失衡可能會重新擴大。主要原因有3點:一是一些貿易盈余國家高度依賴出口的增長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二是美國政府財政赤字迅速增加,遠遠超過居民和公司儲蓄的增加;三是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凈外債大幅增加。美國“雙赤字”的再度擴大,加大了美元貶值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另一輪金融動蕩。
六、 經濟政策風險
洪平凡說,自2008年底以來,有50多個國家采取了重大政策措施應對金融危機。但這些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面作用:將風險從金融行業(yè)分配到整個經濟,將債務從私營部門分攤到公共部門,以及導致(發(fā)達國家)中央銀行資產負債的大幅度擴大和許多國家政府預算狀況的惡化。 他說,2010年世界各國的經濟政策將面臨3方面挑戰(zhàn):一是如何繼續(xù)維持強大的政策支持以確保世界經濟的進一步復蘇;二是如何制訂“政策過渡”計劃,一旦經濟復蘇得到鞏固后,將一些應對危機的政策措施有序平穩(wěn)地退出,將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從“擴張”過渡到“正!背潭;三是如何協(xié)調國際宏觀經濟政策,防止全球經濟失衡隨著經濟復蘇重新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