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李若谷在駐地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利率、匯率政策應更多考慮自身需要,維持相對穩(wěn)定,未必要與美國政策同步。 李若谷表示,世界經濟恢復狀況尚不很明朗,我國出口仍然面臨不明朗局面。雖然國內暫無通脹風險,但如果各國政策運用不恰當,不排除全球經濟再次出現小的探底。 對于央行近期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意圖,李若谷認為主要與控制信貸規(guī)模過快增長有關,央行不希望信貸大起大落。這并不意味著退出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時候已到,退出時機應主要根據我國經濟發(fā)展是否穩(wěn)定來定。 在問及全球加息潮是否會影響到中國時,李若谷稱,中國是否加息應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和中國的需要來制定,而不是受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加息潮的影響。
近期發(fā)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收緊信號:美聯儲宣布自2月19日起上調銀行貼現率0.25個百分點,上調后為0.75%;澳大利亞央行自昨日起上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本周將宣布最新貨幣政策決議。與此同時,外界建議中國加息、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聲音不斷出現。 李若谷認為,如果人民幣已經完成國際化,那么解決上述問題將容易得多。 他指出,目前人民幣在香港已經可以自由兌換;境外很多口岸城市,其他貨幣也可直接兌換人民幣。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特別是通過宏觀調控穩(wěn)定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會逐漸變成一個可接受的貨幣,但很難確定人民幣國際化究竟需多久才能實現。 “事實上,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已經成熟,但是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度、金融人才等距離國際化還有很大差距。”他說。 “如果上海開了國際板,對于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十分有好處!崩钊艄日f,但是,國際板也有風險,開與不開,主要還是根據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管理水平、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等綜合考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