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的經濟復蘇速度可謂是出乎意料,GDP加速增長,工業(yè)生產止跌回升,這些讓今年成為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輪經濟周期的終結。按照西方教科書的標準,中國經濟的表現幾乎可以打滿分。 單看GDP數據,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8.9%,四季度預計可達10%,全年GDP增長在8.4%左右。而汽車和房地產市場的復蘇更堪稱意外,汽車生產和新車銷售增長逐月加速,連續(xù)7個月超過100萬輛,連續(xù)9個月新車銷售世界第一。房地產市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8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4.8%。 不可否認,從今年經濟總體走勢看,所有復蘇指標都帶有經濟快速下滑后的技術性反彈特征,另外就是政策效應明顯。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未來的政策取向不會掉頭,經濟危機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總基調將保持不變。具體而言,明年要繼續(xù)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jié)奏、重點,落實和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提高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協調性、可持續(xù)性。有了政策的延續(xù),國內經濟保持增長的勢頭不會改變。 從歷史上經濟危機經驗看,普通經濟危機持續(xù)時間2~3年,而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國政府已經紛紛表示本國經濟已經走出低谷。不過我們看到世界主要經濟體明年仍然面臨自主增長乏力、救市政策效應遞減,金融系統可能會出現二次風險。各國政府債務風險日益加大,同時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下,出現通脹的可能性會加大。隨著失業(yè)率上升,貿易保護升級,熱錢將會重返新興市場。但是國際市場傳導畢竟有限,相比外部環(huán)境,國內的政策因素可以保證這種增長態(tài)勢的延續(xù)。 雖然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在經過今年一年的大幅增長后會有所減少,對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政策約束也會抑制投資,但是目前施工和新開工的項目較多,計劃投資的額度較大,這些項目仍需要大量的投資。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這對下一步中小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從而保證了未來投資仍然將保持慣性的增長。 基于上述分析和目前國內外的情況,預計明年國內將出現溫和的通貨膨脹?紤]到CPI的翹尾因素,預計明年CPI為3%左右。而明年國內GDP可能逐季走低,全年8.6%左右。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將走出筑底態(tài)勢,未來3年左右的時間GDP增長將走出W形態(tài)。經濟內生性需求將促使經濟進入新一輪相對低速的經濟景氣上升期。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的最后一年,只有鞏固經濟回升,才能為“十二五”規(guī)劃啟動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而經濟危機也是體制改革之機,更是經濟增長格局轉變之機,同時也是加大新農村小城鎮(zhèn)建設、激發(fā)農民消費浪潮之機。面對這樣的機遇,任何人都不想錯失,后面就是看大家如何把握市場機會了。 華夏盛世精選股票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劉文動認為:“受益于投資增長且產能受限的部分順周期行業(yè)將會有超預期的業(yè)績表現,受益于經濟結構調整的新興產業(yè)也將獲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我們圍繞復蘇鏈條進行積極的配置。”
(作者為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