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5-12 本報記者:陳偉 陳忠華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運煤大貨車一輛接著一輛,在記者面前轟然而過,太多的貨車長時擠占超車道,讓高速路變成了“低速路”,還時不時出現(xiàn)短暫堵車……日前,記者在山西煤焦生產(chǎn)大市——呂梁境內(nèi)的一條高速公路上看到了上述景象。 熙熙皆為“煤”來,攘攘皆為“煤”往,用這句話形容這一熱鬧情景,恐怕一點也不為過。成千上萬噸的“烏金”隨著川流不息的汽車長龍,正日夜不停地走下呂梁山、跨過娘子關(guān),運往全國各煤炭需求地。 高速公路為什么也常堵車?記者了解到,由于呂梁境內(nèi)的主干道307國道和其他公路損毀嚴重,許多正在修路和維護,造成大量運輸煤焦的大貨車集中改走高速公路,一下子增加了高速公路的通行壓力,容易形成“腸梗阻”。 在離石東和離石西兩個高速出口處,記者看到等待上下高速的煤焦車輛或計重收費,或進行煤檢,不少排隊等候的大車不得不延伸到了高速公路干道上,造成車輛通行速度緩慢;而一些小車夾在又高又大的煤車中間,干著急卻奈何不得。 當?shù)匾晃幻禾扛刹扛嬖V記者,以前一輛運煤車可以裝100噸煤,根據(jù)“治超”的規(guī)定,現(xiàn)在則最多只能裝50噸,也就是說,原來需要一趟運的煤,現(xiàn)在得跑二至三次,這也相應(yīng)增加了車流量。 “汾(陽)軍(渡)高速當初設(shè)計的車日流量為8000輛左右,現(xiàn)在達到了每天兩萬多輛,速度能不受影響嗎?”當?shù)卣晃还賳T表示,政府非常重視這一問題,交通、交警等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車輛太多,高速公路基本上變成了“低速路”,堵車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9日下午,高速公路汾陽段由于幾輛大車相撞造成堵塞,成百上千輛大貨車形成了一條長龍,蜿蜒數(shù)公里。在堵車間隙,記者與幾位運煤貨車司機攀談了起來。 年輕的李師傅身上和臉上都黑黑的,一看就是從礦上出來。“我拉了25噸煤炭,往河北石家莊送,在礦上排了整整一天隊才裝了車,這不高速路又堵上了!” 旁邊的孫師傅來自太原,聽了李師傅的話有些“不屑”地說:“你才排了一天的隊,我還排了兩三天呢,餓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在車上瞇一會! 采訪期間,記者親眼目睹、切身體驗了煤炭產(chǎn)運銷的紅火與緊張:公路上運煤車一輛挨著一輛,煤礦生產(chǎn)盡管日夜不停,但煤場仍無存煤,遠不能填飽排隊貨車的“肚子”。 一家煤礦的生產(chǎn)負責人告訴記者,基本上是挖多少,拉多少,“現(xiàn)在,煤場連一兩存煤也沒有!” 身處呂梁山煤炭生產(chǎn)腹地,空氣中到處充滿了煤的“氣息”。公路上熱火朝天、稍顯忙亂的運煤場景,為當前火熱的煤炭市場提供了一個有力注解。單從運輸環(huán)節(jié),我們就已切身感受到了“煤之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