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5-13 作者:李一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
|
聽到恒大地產宣布其產品全線85折銷售也就是降價15%的消息,誰最興奮?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我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興奮。老潘手里握有大把的現(xiàn)金,是想等地價大跌去拿地,還是想等其他地產商過不下去了他好收購?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但要實現(xiàn)這種想法不容易。 按老潘的意思,似乎恒大地產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幾塊這樣的骨牌倒下去,中國樓市的大調整就真的開始了。但等了一周也沒等到其他知名地產商跟進降價,甚至還有人對恒大降價的真實性表示質疑。 潘石屹說,商品住宅價格將下降15%-20%,回到2009年初的水平!@話的邏輯有問題。房價下跌20%,是回不到2009年初的水平的,甚至都達不到2010年3月底的水平。要回到2009年9-10月,房價須下跌30%;倘若想回到2009年初的水平,也就是此輪房價暴漲之前、2008年樓市調整最低谷時期的水平,房價須下跌40%-50%。 可是說來也奇怪,房價說跌就跌,而且是大跌。據某機構統(tǒng)計,上周北京市商品住宅整體成交均價16898元/平米,與此輪調控政策出臺之前的一周(4月4日-11日)相比,均價下降了7744元/平方米,單價下跌8000元,降幅達31.43%。房價下跌30%,半個月就實現(xiàn)了,說起來誰會相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說來說去,總是房價,挺沒意思的。國發(fā)10文件內容很豐富,遏制房價只是其中一個內容而已。但老百姓很實在,這些年來的樓市調控,關鍵就是兩個字:房價。只要房價不大漲,就談不上調控。“狼來了”喊了五六年,有朋友問我:這次是真的了?我說:看來是真的。所有能想到的手段,都用上了或即將用到,房價再不下跌,也太不給面子了。 然而,房價漲跌,反映在統(tǒng)計上只是個數據游戲。國家統(tǒng)計局5月11日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據稱,與2009年4月相比,4月份北京新建住宅上漲21.5%。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馬上發(fā)表報告稱“這個數字創(chuàng)下了北京房價同比漲幅新高”,算是很高了,但是且慢,經過2009年整整一年的暴漲,再加上今年3-4月的瘋狂,北京房價只上漲了兩成多? 因為這是抽樣調查后的平均數字。什么東西一抽樣、一平均,離我們真正的感受就差得遠了。譬如,上文提到的那個說北京房價降幅達31.43%的數字,就同樣很失真。那怎樣才算是房價的“真”呢? 我有個建議,就是找你身邊的兩三個樓盤,記下它們在2010年4月17日的價格,逐月觀察其變動。假若某一天,你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成交價格比4月17日下跌了30%,好了,此輪調控的真實效果顯露了。至于國家統(tǒng)計局或你所在城市的統(tǒng)計局公布的房價漲跌數據,或者某中介機構發(fā)布的數據,你大可一笑了之。 倘若某一天房價果真下跌30%,以后還會不會再跌?以后的事,誰說得清楚?目前地產商都還死扛著,房價還沒開始下跌呢。再說了,房價真要下跌30%,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們的記者獲悉工、建、中、交四大行的房貸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工行、建行對房價下跌可容忍度約為35%,交行為30%,尚未上市的農行為20%,民生可容忍度為40%,招行為37%。也就是說,即使房價下跌40%,銀行也不怕。 房價還沒真正下跌,就去展望未來下跌40%的可能,不僅乏味,而且近乎意淫。如果再有什么建議的話,對地產商,我要請他們觀察所在城市的調控細則,假如是像北京這樣“限購一套房”,趁早放棄抵抗,趕緊降價;就全國而言,如果房產稅開征的消息屬實,降價也是必然選擇。至于消費者,現(xiàn)在買房,確實有些倉促,除非你等著房子結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