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8日發(fā)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原則,國家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這意味著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時,國家將適當補貼成品油消費者。 根據(jù)《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國內成品油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
點評:《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的發(fā)布,標志著我國成品油價格改革正朝著市場化方向逐步推進。 去年12月,國家出臺并正式實施了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確保成品油價格既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和企業(yè)生產成本,又適應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既反映石油資源稀缺程度,又兼顧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從長遠看,成品油價格將由市場形成。但是,正如國家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所說,現(xiàn)階段,由于市場競爭尚不充分,市場體系不完善,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相對較弱,成品油價格由政府進行適當?shù)墓芾硎潜匾摹@表明,我國成品油價格仍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不過,作為消費者,人們希望這種接軌是公平公正的接軌,而不是接高不接低,接升不接降,或者漲價挺利索,降價慢吞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