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更重要
這是中國一個重大的問題。我在北京幾次會議上一再說,改革的重點應當放在初次分配,不要把二次分配作為重點。二次分配也重要,但是初次分配更重要。
有四點理由:一、農民必須有產權,有產權才有積極性,才有財產性收入。
二、受雇方跟雇傭方必須有對等的談判。今天中國初次分配不行,因為出來打工的農民是單個的,城里的人也是單個的。而雇用他們的是大企業(yè),農民出來打工,城里人出來打工,都是弱者。而雇他們的大企業(yè)是強勢,談判地位是不均等的。而工資水平制定由強者說了算,這就是初次分配的問題。這種問題西方國家也有,但它有工會組織。工會組織替弱者說話,這樣力量就強了。在中國,工會管嗎?有看到過工會替農民工討工資嗎?沒有。所以這個要改,如果這個不改,始終是強者和弱者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
三、農民出售自己的蔬菜、水果,牧民出售奶制品或者是牛羊肉。他們也是弱勢,采購商是強勢,由他來定價格。在西方國家有農會,或者叫農民協會,以及力量強的聯社,中國也需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或者聯社組織,這樣才行。
四、教育制度要改革。中國的人均教育經費城鄉(xiāng)是不平等的。農民的義務教育,校舍比城里差,師資比城里的弱,設備也不如城里,農民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習質量差。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不正確的現象,就是職業(yè)世襲制。農民工的孩子還是農民工,他的孫子將來也可能還是農民工。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收入初次分配就有問題。教育體制要改革,要加大農村的教育經費。好學校辦在城里,農村的孩子到城里來,學校免費讓他住,這樣就可以解決。
二次分配也重要,但是二次分配的重要在于社會保障體制,城鄉(xiāng)一體化,這是二次分配最重要的地方。二次分配最大的問題,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制,城鄉(xiāng)一律平等,這個很重要。
中央文件說“適當的時候推出遺產稅”,從長遠來說是可以的,但不容易。實行遺產稅的第一條,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家庭財產登記制度,這需要準備相當長的時間。中國跟西方國家不一樣,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社會已經200年了,它那些大家族已經傳了很久,它的董事長、總經理,很多都是年紀大的,甚至有七八十歲的。中國不一樣,中國老人沒什么錢,計劃經濟下生活了一輩子。中國的管理者40多歲,50歲的也有,他不知道死了會收多少稅,如果他知道這個消息后,他轉移了怎么辦?因為很多地方是不收遺產稅的。香港原來收,后來就取消了。稅率多少?門檻多少?都必須研究得清清楚楚。
而且這當中不要造成兩個惡果:一個是資本外流;二是人生前不投資了,就揮霍、浪費。這樣都不利于經濟。中國需要培育中產階級,要把分配結構搞成橄欖形的,兩頭小、中間大。中產階級不是根據收入水平定的,根據多年經驗,中產階級有三個條件:第一當然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穩(wěn)定的收入;第二要有一定的知識水平;第三是要有一定的道德情操。這樣的話,中國更多的中等收入比重,在全國人口中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