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系統1,系統2 第1章
一張憤怒的臉和一道乘法題 行為與注意力 系統1遇到麻煩,系統2會出面解決 沖突與自我控制 看上去不等長實際上等長的兩條線 兩個虛擬出來的角色 第2章 電影的主角與配角 第3章
惰性思維與延遲滿足的矛盾 第4章
聯想的神奇力量 啟動效應:讓人不知不覺微笑的鉛筆 你會自覺投到盒子里多少錢? 第5章 你的直覺有可能只是錯覺 第6章
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 第7章 字母“B”與數字“13” 第8章 我們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斷的? 第9章
目標問題與啟發(fā)性問題形影不離
第二部分
啟發(fā)法與偏見 第10章
大數法則與小數定律 第11章 錨定效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第12章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啟發(fā)法 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利于團隊關系融洽 偏見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第13章
焦慮情緒與風險政策的設計 被閃電擊中與食物中毒,哪種意外致死率更高?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風險事件演變成公共危機 第14章
猜一下,湯姆的專業(yè)是什么? 依據典型性作出預測是下意識的行為 典型性啟發(fā)的兩宗罪 用貝葉斯定理來約束直覺 第15章 琳達問題的社會效應 第16章
因果關系勝過統計信息 第17章 所有表現都會回歸平均值 第18章
如何讓直覺性預測更恰當有效?
第三部分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第19章
“知道”的錯覺 后見之明的社會成本 真的存在能讓企業(yè)基業(yè)長青的秘訣嗎? 第20章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 士兵測評的有效性錯覺 投資股票的技能錯覺 主觀自信與專業(yè)文化認知錯覺的提供了生存土壤 專家預測的準確度比不上扔飛鏢的猴子 第21章 直覺判斷與公式運算,熟優(yōu)熟劣? 第22章
什么時候可以相信專家的直覺? 第23章 努力養(yǎng)成采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 第24章
樂觀主義是一柄雙刃劍
第四部分 選擇與風險 第25章
事關風險與財富的抉擇 面對風險,我們不是理性的經濟人 伯努利的財富效用理論錯在哪里?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論 第27章
稟賦效應與市場交易 第28章
經濟交易的參照點——公平性 目標就是參照點 我們?yōu)槭裁床辉敢飧淖儸F狀? 商人提價或降低員工工資的行為公平嗎? 第29章 對結果可能性的權衡 第30章
被過分關注的罕見事件 第31章 能帶來長遠收益的風險政策 第32章
心理賬戶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的? 你會賣掉盈利的股票還是虧損的股票? 哪種選擇會讓你更后悔? 因為害怕將來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選擇 第33章 評估結果的逆轉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情感的框架效應很難抵檔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們作出更好的選擇
第五部分
兩個自我 第35章
體驗效用與決策效用的不一致 第36章
人生如戲 比起整個人生,我們更在意人生的結局 關于上一次旅行,你還能記起多少?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第38章
思考生活 結語 附錄A
不確定性下的判斷:啟發(fā)法和偏見 附錄B 選擇、價值以及框架 致謝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