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廣州10月11日電
我國最大電視生產省份廣東的首條液晶模組項目——首期投資4.8億美元的臺灣奇美電子南海項目,11日正式建成投產,預計到明年可以達到1000萬片的年生產能力。我國有望借助南海奇美等一大批液晶模組項目的相繼投產,結束液晶平板顯示器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助推液晶電視產業(yè)全面實現國產化。
當前,世界電視機行業(yè)正呈現新一輪變局,處于由顯像管電視向液晶平板電視升級更替的時代。但令業(yè)界憂慮的是,我國雖是世界頭號電視生產國,但液晶電視最核心部件的平板顯示器大量依靠進口。在去年彩電產量占據全國47%份額的廣東省,全省在進口液晶平板顯示器件上耗資超過百億美元。
為構建起完善的液晶電視產業(yè)鏈,廣東兩年前以省政府名義提出實施新型顯示器件產業(yè)振興戰(zhàn)略,按照“模塊起步、面板跟進、配套發(fā)展”的路子,打造成為上中下游配套齊全、全球重要的液晶電視和液晶顯示器研發(fā)制造基地。為此,該省率先在佛山市南海區(qū)成立了“廣東省液晶電視技術中心”,以產學研結合形式加緊構建打造我國首個液晶電視研發(fā)制造專區(qū)。目前,包括臺灣奇美、TCL、海信等國內一大批著名電子產品制造商,以及清華、中大、華工等科研院校已聯手進駐該專區(qū),共同進行液晶電視集成制造技術的研發(fā),以提高國內產業(yè)配套的能力,延長產業(yè)鏈。
業(yè)內人士表示,我國以廣東為首的一批液晶模組相關項目的迅速推進,將成為我國液晶電視產業(yè)的一大亮點,能很大程度地降低電視廠商和液晶面板廠商的生產和物流成本。據奇美公司透露,其產品投產后,預計一臺42英寸的液晶電視成本可降50美元左右,助推液晶電視進入尋常百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