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推出的首個期貨品種,許多投資者都對鋼材期貨“情有獨鐘”,二季度鋼材期貨價格的不斷上漲,給許多在底部建倉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也有不少投資者沒有抓住本輪行情。進入8月份以來,雖然期貨、現貨價格一路下跌,但是他們仍然認為,考慮到正常的持倉費用后(包括倉儲租金0.15元/噸、進庫費用18元/噸、出庫費用18元/噸),期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是虛高的,因此不敢貿然進場操作。
那么,到底該如何看待鋼材現貨和期貨之間的關系?僅根據持倉費用來推斷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價格關系對不對呢?讓我們具體分析投資者中存在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一:目前現貨市場上主流報價的螺紋鋼與期貨市場上交割的螺紋鋼品質相同。
一般說來,大宗商品現貨與期貨市場上的商品應該是同質的,但是,這一條對于螺紋鋼來說卻不適用。目前,現貨市場上主流報價的螺紋鋼大多數都是二級螺紋鋼,而期貨市場上對應的螺紋鋼卻是三級螺紋鋼。也就是說,即使不考慮持倉費用,期貨市場的價格也應該比現貨市場的價格高一些才正常。例如,某一天,根據“鋼之家”統(tǒng)計顯示,全國24個主要城市Φ20mmHRB335螺紋鋼平均價格為4000元/噸,這是二級螺紋鋼的報價,而三級螺紋鋼(HRB400)由于品質優(yōu)于二級螺紋鋼,因此,其價格應該在其基礎之上增加150元左右才算合理,即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螺紋鋼價格應該在4150元左右才算正常價格。
誤區(qū)二:現貨市場交易與期貨市場交割時每噸數量相同。
一般說來,無論是現貨交易還是期貨交割,如果在交貨時嚴格過秤的話,那么,兩者是沒有區(qū)別的;但是,現在多數現貨貿易并沒有過秤,只是根據鋼材的不同牌號進行一個估算,經常出現實際重量少于估算重量。而期貨交割是嚴格過秤的,不會出現缺斤少兩的問題,因此,兩者看似重量相同,但真實情況是:一個是估算,一個是實際值。因此,期貨交割時每噸的重量要略高于現貨市場貿易中每噸的重量。如果將這一量的差別考慮在內,期貨價格應該在現貨價格基礎之上增加100-200元才算合理。
綜上所述,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上的螺紋鋼看似相同,實際上卻有差別:一是質的差別(品質不同),二個是量的差別(一個是估算,一個是嚴格過秤),考慮到這兩方面的差別,即使去掉持倉費用,期貨價格也應該在現貨報價的基礎之上增加300左右才算是合理的。
例如,某天,全國24個主要城市Φ20mmHRB335螺紋鋼現貨平均價格為4000元/噸,那么,期貨價格應為4300元左右。
由此看來,刨除持倉費用,期貨價格高于現貨價格并不算虛高,而低估期貨價格恰恰容易引發(fā)投資者遠離鋼材期貨而難以分享投資收益。
最后,我以螺紋鋼主力合約0911合約為例來進行說明,2009年8月19日,全國24個主要城市Φ20mmHRB335螺紋鋼平均價格為4043元/噸,由于距離主力合約0911合約的交割日(2009年11月16日)有58天,因此,持倉費用為0.15×58+18+18=44.7元,再加上其由于質和量的區(qū)別而產生的升水,那么,2009年8月20日,0911合約的合理價格應為4043+44.7+300=4387.7元/噸,而19日螺紋鋼0911合約的收盤價為4218元/噸,由此看來,如果以現貨價作為參考,螺紋鋼期貨的價格并不算虛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