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2-08 作者:民族證券 徐一釘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1850點經過連續(xù)三次考驗獲得支撐后,上證綜指再次表現出不理會全球股市漲跌的強勢特征。兩市換手率也重新回到2%之上,反映出賺錢效應吸引了一些前期觀望的資金介入。同時,相對充裕的資金給獲利盤、止損盤、大小非減持提供了足夠的流動性。 應該說,目前國內外的宏觀面并不理想,技術上嚴重超賣、A股市場資金比前期寬松以及一些有想法的資金積極介入,是引發(fā)這輪反彈的主要幾個因素。從下周開始,11月份國內各項金融、經濟數據將陸續(xù)公布,工業(yè)企業(yè)增加值、GDP同比增長率、出口同比增長率將創(chuàng)出年內的新低,對A股市場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平準基金是最近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在十教授力薦成立平準基金,國家信息中心報告建議“籌建股市平準基金”,匯金增持建設銀行等銀行股,以及新推出的金融國九條政策,對股市漲跌與國內消費關系的熱議,直接激發(fā)了投資者入市的熱情。而最近兩個月,管理層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利好政策,給短線資金提供了挖掘熱點的線索。此外,由于央行連續(xù)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取消國內銀行貸款限制,以及追加年內的貸款額度,M1、M2指標將出現積極的變化。不斷釋放出的流動性,其中一部分將進入A股市場,資金面相對于籌碼不足的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并推動A股市場出現震蕩盤升的走勢,但短線操作依然是目前多數資金的思路。 受美國、歐洲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經濟減速勢頭超出預期。從季度數據看,從2007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進入了新一輪下行區(qū)間,到今年第三季度,已經連續(xù)五個季度回落;中國采購經濟人指數(PMI)已經連續(xù)3個月位于50以下,從10月份的44.6下滑到11月份的38.8,顯示中國制造業(yè)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2.4,和9月相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并連續(xù)3月回落;10月份,我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94.7。盡管仍處于表示穩(wěn)定的綠燈區(qū),但和9月的105.3相比,下降了10.6,是2002年10月以來預警指數最低的一個月。 此外,11月美國零售商銷售出現39年來最大的跌幅,比去年同期減少2.7%;11月美國、歐元區(qū)的制造業(yè)指數ISM下跌至36.2、42.5,或創(chuàng)1982年以來最低、或創(chuàng)歷史新低。盡管美國、歐洲連續(xù)降息、出臺刺激經濟的政策,但短期內恐怕很難見到成效,中國經濟想要獨善其身難度非常大。 國內外不理想的金融、經濟數據,對美國、歐洲經濟進一步拖累中國經濟的擔心,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釋放出的流動性,已經出臺、或預期出臺的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匯金的增持與對平準基金的預期,上市公司2008年四季度、2009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預期出現兩位數的下降,上述六大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目前A股在猶豫中盤升的格局,F階段技術面分析似乎比價值分析更有效,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深證成指、深證綜指、中小板指數的日K線都形成了上升通道,只要上述五大指數不跌破各自上升通道下軌,A股市場中做多力量還將嘗試維持強勢。但1664點以來,A股市場反彈已持續(xù)了24個交易日,時間之窗已經或即將進入日循環(huán)調整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此輪反彈的動力主要來自于非主流資金,一旦非主流資金關注的品種放量滯脹、或走勢開始弱于大盤,要引起投資者足夠的警覺?傊,當A股市場累計漲幅超過30%,當翻番的個股越來越多%時,大家不妨多一分冷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