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走過整整5年,一個個堅實的足印,深深地鐫刻在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道路上—— 從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到八審物權法草案,從不斷提高大會和常委會的開放透明度到多部法律草案向社會全文公布征求意見,從權力運行更加開放透明、重大決策更加注重傾聽普通百姓的聲音,到普通民眾政治參與的渠道更加暢通……5年間,作為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堅持中不斷完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道路上留下光輝的足跡。
優(yōu)化結構 常委會來了年輕人
在2003年3月15日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上,159人當選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新一屆委員較九屆平均年齡下降3.4歲,其中50歲以下的委員24位。 19名備受矚目的“特別委員”走上前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年富力強,有工作經驗和法律、科技、金融、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2003年8月,10名年輕常委會委員被任命為7個相關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助理。他們卸去原有職務,并將行政關系轉到了全國人大機關,專注人大工作,擔任“專職委員”。 點評:這一“優(yōu)化常委會組成人員的結構”的舉措,被視為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加強自身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
人權入憲 憲法修正案高票通過
。玻埃埃茨辏吃拢保慈眨保稌r54分,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大會高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這是1982年憲法的第四次修改,確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增加了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的內容;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等等。 憲法修正案還首次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等內容寫入憲法。 點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憲法體現(xiàn)的以人為本的精神開始滲透到整個法制體系中。
程序細節(jié) 完善選舉和表決方式
2005年3月8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在這一辦法的附件中,明確寫明無論是投贊成票、反對票還是棄權票,都需要填寫選票。這改變了過去等額選舉過程中投贊成票不需要動筆的做法。另外,表決各項議案和人選時,采用無記名按表決器方式,未按表決器的不計入表決票數(shù)。 點評:注重程序和細節(jié),才能更好地保障民主。
首次聽證 個稅起征點上調
為了確定個稅法修改工薪所得減除費用的合理標準,200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法律委、財經委和常委會法工委聯(lián)合舉行了全國人大歷史上第一次立法聽證會。從近5000名申請人中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20名公眾陳述人,各抒己見、激烈交鋒:12人認為個稅法修改草案擬定的1500元起征點太低。 同年10月27日,修訂后的個稅法將這一標準由1500元調整為1600元。 點評:百元之差,為立法公正作了注腳。
農民減負 廢止農業(yè)稅條例
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廢止農業(yè)稅條例的決定,取消了有2600年歷史的古老稅種——農業(yè)稅。這一重要舉措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 點評:法律的“保護傘”,又一次為9億農民撐開。
20萬條建議 勞動合同法刷新“參與”紀錄
。玻埃埃赌辏吃拢玻叭,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勞動合同法草案向社會公布,30天收到群眾意見191849件,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歷次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中所收集意見最多的一次。 時隔8個月,充分吸納百姓建議的新草案出爐:三種情形下必須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逾期不支付勞動報酬,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標準加付賠償金…… 點評:開門立法、民主立法步履更加堅實。
監(jiān)督立法 20年“磨”一劍
“通過!”2006年8月27日15時02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監(jiān)督法。前后歷經20年,監(jiān)督法終于出臺。 這部法律明確了發(fā)揮人大常委會監(jiān)督“一府兩院”的工作職能,對人大常委會實施監(jiān)督的形式和程序作出具體規(guī)定。 點評:監(jiān)督法明確“既不失職,又不越權”的原則,使各級人大常委會監(jiān)督權行使走上法治化。
縣鄉(xiāng)換屆 9億選民直選“當家人”
從2006年7月1日開始,全國縣鄉(xiāng)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啟動。這次換屆選舉是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鄉(xiāng)級人大任期由3年改為5年后,縣鄉(xiāng)兩級人大同步進行的第一次換屆選舉,涉及9億選民,其中鄉(xiāng)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涉及選民6億多,涉及鄉(xiāng)級政權35400多個、縣級政權2800多個。2007年12月31日縣鄉(xiāng)兩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工作全部完成。 點評:保障流動人口選舉權、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許多地方采取種種措施,確保群眾民主權利真正實現(xiàn)。
“八審”之最 物權法高票通過
。玻埃埃纺辏吃拢保度,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物權法草案,出席閉幕大會的2889名代表有2799人投下了贊成票,高票通過了這部法律。 物權法從首次提請審議到最后獲得通過,先后歷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八次審議,一再刷新我國立法史上單部法律案審議次數(shù)的最高紀錄。 點評:物權法制定,成為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典范。
民主又一步 農民工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2008年3月5日,從農民工中選舉產生出的胡小燕等3位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他們是從中國流動人口較集中的上海、廣東、重慶3省市選出的。 點評:這是歷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中第一次選出農民工代表,數(shù)以億計的農民工隊伍從此在全國人大中有了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