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xiàn)場]“茶葉泡水 誠信可不能‘泡湯’”
|
老茶農的“有機經”
|
|
2015-05-19
作者:記者 王念 閆起磊/貴陽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茶品就是人品。不要認為我們農民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要想把茶樹當成搖錢樹,得有長遠眼光,我們懂!崩喜柁r陳世民這樣說。 陳世民今年63歲,幾十年練就了不凡的制茶手藝,在當?shù)睾苡忻麣。記者在貴州最大的“富鋅富硒有機茶生產基地”鳳岡縣永安鎮(zhèn)蹲點采訪發(fā)現(xiàn),老陳對食品質量安全有獨到的見解,種茶、制茶處處不離“有機”二字。 陳世民所在的永安鎮(zhèn)田壩村森林覆蓋率85%,全村2000多戶近萬人,人均2畝茶!爱a業(yè)生態(tài)化”戰(zhàn)略使生態(tài)效益有效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當?shù)卮迕袢司杖氤^1萬元,一多半農戶有私家車。用村民的話說,他們是“提前小康了”。 “你們看,湯色綠、葉底綠、外形綠,口感清爽。有機茶與普通茶當然大不一樣咯!弊诶详惣议T前桂花樹環(huán)繞的院壩里,老茶農親手泡了幾杯新茶,向記者談起自己的“茶道”。 說起過去,老陳直搖頭。田壩村缺水,“家家戶戶種苞谷,風調雨順畝產也只有三四百斤。那時候日子窮得沒法說。” “田壩的變化從種茶開始。”老陳回憶說,以前他們不知道腳下的土地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種莊稼不行,種有機茶卻很合適。20多年前政府發(fā)現(xiàn)了這一優(yōu)勢,倡導因地制宜發(fā)展茶產業(yè),為村民免費提供茶樹種苗。老陳決心大,全家6口人的近20畝責任田全部種了茶。 發(fā)展有機生態(tài)茶產業(yè),使田壩村一躍成為全縣“首富之區(qū)”。如今的田壩,山上有茶,林茶相間,村在茶園,滿目翠綠,有中國西部“茶海之心”的美譽!安杪靡惑w化”戰(zhàn)略又進一步延長了茶業(yè)產業(yè)鏈,茶園觀光旅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村里40多家生態(tài)茶莊旅店生意紅火,節(jié)假日期間常常一房難求。 田壩鋅硒有機茶聲名鵲起,靠的是什么?陳世民搬起指頭:“一是有特色,二是政府支持和引導,三是質量過得硬! 對當?shù)卣姆龀,老陳非常感激。鳳岡縣積極打造“鋅硒有機茶”品牌,還千方百計引導茶農開拓市場,舉辦茶文化節(jié)把客商請進來,帶領茶農走出去到山東、廣東等地開展系列推介活動。從老陳家茶廠每年進幾十上百萬元茶葉的固定大戶,幾乎都是在政府搭臺的活動中聯(lián)系上的!耙郧拔覀兡臅缘檬袌鍪窃趺椿厥?全靠政府牽線搭橋! “最關鍵的,還是質量安全!薄 ±详愐蛔忠活D地說,“你們不知道吧?種有機茶要求很高,不能用農藥、化肥,只能用粘蟲板和殺蟲燈物理除蟲害,更不能用催芽素之類的東西,規(guī)矩多得很。這些限制影響產量,但能保證質量! 正在當?shù)匮膊榈镍P岡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副局長王瑞華也加入了與老茶農的“茶道”話題。他告訴記者,當?shù)亟⒘艘徽住皬奶镩g到茶杯”的質量控制體系,按照“豬-沼-茶-林”循環(huán)模式,茶園使用沼液、沼渣和農家肥,化學農藥被嚴格禁止使用,對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的檢測還設置了高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 王瑞華介紹說,風岡鋅硒有機茶不僅在國內名聲越來越大,而且打開了海外市場。田壩“貴茶有限公司”的產品通過歐盟463項食品安全指標的嚴格檢測,2012年開始出口歐洲,去年出口增加到100噸,近期還開拓了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市場,訂單超過200噸。 靠著政府堅持不懈的監(jiān)管和引導,如今,“看長遠、保質量、重品質”已成為田壩乃至整個鳳岡茶區(qū)茶農的共識。 從傍晚聊至深夜,月光照在陳世民談興未盡的臉上。院壩不遠處就是他家的茶葉加工廠,30多臺制茶機器還在不停地運轉!坝唵谓硬煌,最近家家戶戶都忙著呢!边@位與茶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老茶農坦誠地說:“茶葉泡水,誠信可不能‘泡湯’,一句話,就是種干凈茶、掙干凈錢、做干凈人!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