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 從宏觀層面看,存款保險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亦可謂一項公共事業(yè),難以過多照顧某些銀行的局部利益,希望各銀行正視之、以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應對之。 趙慶明: 千呼萬喚,存保制度終于出來了!據(jù)我了解,2000年前后就啟動了這一項目。存保制度被認為是利率市場化的基礎條件之一。存保實施后,可以預期利率管制將很快完全放開。利率市場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即定內容之一,利率市場化后有利于發(fā)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決定性作用,減少扭曲,提高效率。 郭凡禮: 2014年中央已經(jīng)為國企全面改革做好了充足準備,一場大規(guī)模的國資國企改革即將來臨。改革將比較突出的地區(qū)主要是重慶、上海和廣東。其中重慶的國企改革以增資擴股為主,積極引入非公資本;上海的國企改革以核心資產上市為主,這主要是由于上海國企的實力較強;廣東在國企改革方面則偏重于整合、資產證券化,致力于提高當?shù)貒蟮馁Y產證券化率。 尹中立: 毫無疑問,注冊制確實屬于中國證券市場發(fā)行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和根本目標。但更為重要的是,為了確保注冊制改革的平穩(wěn)推進和順利實施,有必要在實施該項改革之前,充分利用現(xiàn)有時間,徹底糾正股票市場扭曲的定價機制。某種程度而言,這甚至將決定注冊制改革的成敗。 馬靖昊: 今后三年,金融資本的利潤如果還是一如既往地將民企當作豬來殺的話,那么搞實業(yè)的民營企業(yè)家跑路或逃離的會越來越多。我國國有銀行的年利率近10%,影子銀行的利潤近20%,民間借貸的利率超過30%,2014年銀行、非銀行機構和民間全部借貸業(yè)務的利潤高達47300億元,比全部民營實業(yè)的利潤還多了4400億元。 李錦: 央企強強合并重組正在成為最清晰的改革脈絡。這一輪央企重組對象并非那些產能過剩的行業(yè)、企業(yè),而是面向“一帶一路”需要,是裝備制造、核電、能源、電信等戰(zhàn)略行業(yè)中的企業(yè)巨頭。隨著國企的功能定位明確,分拆重組是下一輪央企重組趨勢。對于分立式重組,法規(guī)政策并不明晰,改革和制度規(guī)范有待跟進。 朱為群: 同一事項的稅收政策來回擺動,表面上看是缺乏穩(wěn)定性,實質上是缺乏對公正性的考量。這也是權力任性的表現(xiàn)之一,不僅擾亂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而且導致稅負分擔的不公平問題,F(xiàn)代國家治理要求財稅成為基石,不能輕易調整,除非經(jīng)過立法程序,體現(xiàn)公眾利益。加稅要法定,減稅也要法定。全面的稅收法定,才是真的稅收法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