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 2015年在宏觀政策適度刺激和潛在增長能力的共同作用下,預計GDP增速7.2%;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將“一升一穩(wěn)一降”;存在工業(yè)領域通縮、地方債務局部違約等風險;也會有國際環(huán)境改善、積極財政政策加大力度、房地產觸底企穩(wěn)、經濟結構改善等一系列積極因素。 李佐軍: 引領經濟新常態(tài)須直面十二大難題:趕超發(fā)展成癥;經濟效益偏低;投資依賴過度;擴大消費障礙多;創(chuàng)新驅動不力;貧富差距較大;經濟風險累積;資源環(huán)境形勢嚴峻;產業(yè)轉移升級艱難;城鎮(zhèn)化仍然滯后;“設區(qū)熱”愈演愈熱;“政策依賴癥”難以擺脫。 邱曉華: 2014已經落幕,年度主要經濟數(shù)據將陸續(xù)揭開面紗,估計不會偏離市場預期太多;咎攸c是“平穩(wěn)”,增長與通脹均溫和變化。GDP季度增長率均在7%以上,波動差距在0.2個百分點左右,全年在7.3%至7.4%之間,相對平穩(wěn)。通脹率月度間因季節(jié)變化而有所波動,但基本在1%至3%之間變化,全年CPI漲幅估計略高于2%。 劉紀鵬: 這兩個月美元指數(shù)從7.8躍升到9.2,無論是石油還是其他商品,無論是歐元澳元還是日元RMB,通吃。唯有黃金啃不動,每盎司從1131美元漲到1200美元以上,據說原因有二,一是希臘大選失敗,二是中國大媽不屈不撓。這波行情不可小覷。 董登新: 中國樓市單邊上漲時代終結。2010年前樓市凡買必漲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今天中國樓市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搶地造樓大躍進,導致商品房存量嚴重過剩;二是炒地炒房大賭博,導致商品房價格一步到位、直達天價。中國房市步入高風險期。 楊紅旭: 油價下跌,說明經濟乏力,會使通脹水平下移。對于石油進口大國中國而言,油價暴跌有助于降CPI,利于百姓,還為貨幣寬松創(chuàng)造條件,好事!美元暴漲,全球資金回流美國,有害于新興經濟體。中國外儲增速大降,影響貨幣供應。但人民幣對美元略貶值,又利于中國出口,稍稍利空中國樓市。 鈕文新: 消息說,中國政府去年已批準了七大類、400多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今年投資超過7萬億元,開工項目預計有300個。這算是“強刺激”還是“微刺激”?我認為,討論強弱問題沒有意義,關鍵是找到中國內需不斷走弱以致嚴重不足的原因。否則我們會看到,中國經濟越來越離不開政府投資,而且刺激力度需要不斷加大,但伴隨著邊際效應遞減,政府投資的杠桿作用會逐步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