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通常很難就某一問題達成一致看法。歐元區(qū)經濟是已走出危機,還是將再度陷入危機?量化寬松政策的結束會沖擊市場,還是在釋放著經濟回歸正常增長軌道的信號?
今年伊始,市場各方不約而同地看好黃金的走勢。2013年黃金價格持續(xù)跌落,并似乎會延續(xù)下跌勢頭。
然而今年年初,金價卻出人意料地走出了強勁上揚的行情。自圣誕節(jié)以來,金價已重返每盎司1300美元上方,累計漲幅達10%,創(chuàng)1983年以來的最佳年初表現(xiàn)。
不斷上漲的金價也可能預示著未來的風險。若真如此,可能會是什么風險呢?以下是三種可能∶
第一,也是最顯而易見的,便是中國。
中國已累積起巨額的信貸,該國昔日強勁的經濟增長如今也開始放緩,中國的新增富裕人群正把手中的資金投入到各種新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中,然而市場擔憂其中的一部份像佛洛里達州2007年的次級房貸一樣不可靠。
第二,通貨緊縮問題。
周一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歐元區(qū)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創(chuàng)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快下降速度。塞浦路斯和希臘的物價水平目前低于上年同期,意大利的情況也好不到那里去,該國1月份物價下降了2.1%,法國物價下降了0.6%。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經濟又面臨新困擾,畢竟企業(yè)不會降價,因為企業(yè)產品需求在增加。
第三,又一輪經濟衰退。
多數(shù)經濟體還在艱難地努力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產出急劇下滑的局面。但這并不意味著商業(yè)周期的消失。按照正常的軌跡,經濟每四、五年就會出現(xiàn)一次放緩。如果說經濟自2009年年中復蘇,那么今年晚些時候經濟速度出現(xiàn)放緩也不足為奇,在2016年來臨之前經濟面臨一些挫折也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