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從不工作,完全仰仗社會救濟金過日子,人稱福利“蛀蟲”。更令人擔心的是,這種生活方式大有“遺傳”之勢!
貧困遺傳
英國智庫“社會公平中心”近日發(fā)表一份報告,稱全英有1/5兒童生活在無人就業(yè)的家庭中,絕對數(shù)量接近200萬人!
報告稱,在英國部分地區(qū),有超過半數(shù)人口完全仰仗失業(yè)救濟金過日子。在個別社區(qū),這一比例超過60%。
不要誤會,如此高的失業(yè)率并非源于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fā)的經(jīng)濟衰退。早年經(jīng)濟繁榮時,英國的無人就業(yè)家庭數(shù)目就相當可觀,甚至接近現(xiàn)在的兩倍!
報告說,當來自這些家庭的孩子被問及長大后想做什么時,往往一臉茫然,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顯然,他們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
對于這些孩子的未來,調查人員十分擔憂,認為他們將來陷入“財務貧困”的可能性高達64%,即收入水平較平均收入低40%以上;而來自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將來陷入“財務貧困”的可能性僅為1%!
生活真相
為了解無人就業(yè)家庭的生活狀況,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雜志》記者克里斯蒂娜·帕特森前往幾個高失業(yè)率地區(qū)采訪。吃了幾次閉門羹后,她好不容易在樸茨茅斯找到一個采訪對象。
她叫薩曼莎·謝拉德,今年26歲,是個單身母親,共生育了4個孩子,最大的8歲,已經(jīng)上學,最小的才11個月,嗷嗷待哺。眼下,她又懷孕了!
薩曼莎的母親有過短暫的工作經(jīng)歷,但因為酗酒和精神疾病,已失業(yè)多年。她父親是個癮君子,從未就業(yè),38歲就一命嗚呼。薩曼莎14歲輟學,16歲被趕出家門,工作沒幾個星期就懷孕了,從此再沒工作過。她有兩個姐姐,也都沒有工作,一個生了四個孩子,另一個有五個孩子!
帕特森小心翼翼地問她為什么要生這么多孩子,她聳聳肩,說:“我不知道,懷上大女兒后,就這么一個接一個來了!薄
想過找工作嗎?“我也曾想工作來著,當空姐,或者參軍,”她淡淡地說,“可現(xiàn)在,沒戲了!薄
她說自己大字不識幾個,沒有文憑,很難找到工作。不過,如果有機會,她愿意試試,不管是什么工作!
大多數(shù)無業(yè)者似乎更安于現(xiàn)狀。在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的倫敦南部大象堡區(qū),帕特森遇到一群上學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多沒有工作。當被問及將來想如何謀生時,他們紛紛表示,“就像媽媽一樣”。
當?shù)匾粋慈善機構“創(chuàng)造信托”的負責人夏洛特·本斯特德說,這里因為生存環(huán)境惡劣,大多數(shù)居民情緒焦慮,精神壓抑。阻礙他們求職的原因很多,如家庭破碎、吸毒等!罢木蜆I(yè)計劃根本沒法應對這些問題,”本斯特德說!
住房和救濟金咨詢中心一名高級顧問說,許多領取救濟金的失業(yè)者有小偷小摸的行為,因為這樣來錢更容易;有的偷種大麻,以此增加收入;女人則靠生育孩子領取救濟金!
“有些人熟稔制度,”致力于解決失業(yè)問題的慈善機構P3的副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西姆斯說,“他們非常擅長利用相關規(guī)則為自己牟利。”
社會干預
對這些福利“蛀蟲”,政府似乎無計可施。政界人士分為兩大陣營:工黨認為,解決“兒童貧困”的最好辦法是增加福利;而執(zhí)政的保守黨和自民黨聯(lián)合政府則希望通過減少救濟金,鼓勵或強迫人們重返工作崗位。
政府的立場得到普遍支持。尤戈夫調查公司為《前程》雜志做的一項調查顯示,74%的受訪者認為,英國的福利制度過于慷慨,甚至連一些正在接受救濟的人們也有同感!
樸茨茅斯的薩曼莎就對帕特森說,政府給的救濟金過多:“你什么都不用做,他們還給你錢,這制度也太好了吧。”說到有些女人靠生孩子領救濟金時,她說:“這種做法完全錯誤。我認為政府應該減少救濟金的發(fā)放,哪怕這樣做令我的損失遠遠超過其他人。雖然我有孩子,但這是我的錯!
P3的西姆斯說,英國存在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從小到大都沒有工作的概念!八麄儾还ぷ鞯睦碛墒钦J為自己沒本事,”西姆斯說,“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讓他們樹立信心!
一些無業(yè)者抱怨,雖然社會上有不少就業(yè)指導中心,但真正通過這些機構找到工作的人不到10%。西姆斯認為,政府機構應當改進工作方式,讓求職者更便捷地獲得指導和幫助。而且,這種幫助應該越早越好,“早期干預”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威爾士就業(yè)計劃的工作人員林恩·倫德·里根說,沒有任何工作經(jīng)驗的人應當至少接受12周的求職前技能培訓!
更多人表示,削減救濟金不能一蹴而就。雖然無業(yè)者需要一個動力投身職場,但就業(yè)不能成為一種懲罰。他們需要從值得信任的工作人員那里得到恰當、誠懇的指引;需要給他們一些時間慢慢適應,沒有誰能一夜之間就改掉多年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
帕特森問薩曼莎,她希望孩子將來干什么。薩曼莎說:“貝麗想當飛行員,薩沙想當獸醫(yī)。我總是對薩沙說:‘別像媽媽一樣,得給自己找一份工作!苈斆,會走得很遠,一定的! (新華社供稿)